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 依止古先生?
【注】 禅观:即禅理、禅道。
13.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4.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3.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
14.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情感。 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毫无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清闲。蝉声聒噪,充斥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趣笼罩。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概括形象特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下面年份不是闰年的是()A.1984年B.2100年C.2000年D.2008年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 2020-06-28 …
如图,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1840年1842年1898年1901年1919年19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901年,八国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1840年1842年1898年1901年1919年19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 2020-06-28 …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A、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B、1895年,中国 2020-06-28 …
(1)列举秦末至东晋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2)列举下面年代有关的大事.(写清序号)第二大题:2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