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举 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 妻子 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 羽旄 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天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 庶几 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一、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举:________ 妻子:________
庶几:________ 羽旄: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两次重复“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中“极”的含义是否相同?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上文一、二两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孟子没有直接从道理上推论,而是为齐王描画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这样说理,直观生动,令人回味无究。
B.这两段的文字有许多重复之处,结构也大致相同,这样可以加强文字形式上的排列美,说起来气势贯通,情理并茂。
C.在这两段中孟子都是以“今王鼓乐于此”和“今王田猎于此”为假设话题,而且,每一段中百姓两次反映的心声也是一模一样的。这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D.孟子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思想:他反对国君享乐,主张国君考虑到民生疾苦,要与民同乐。
解析:
一、举:全;妻子:妻和子;庶几:大概;羽旄:代指旌旗 二、1.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大王能)和百姓共同欢乐。 2.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 三、相同。指“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样的惨况。 四、D
曾母投杼翻译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 2020-05-13 …
英语翻译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 2020-05-20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忠臣之事君也莫过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 2020-06-16 …
翻译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多顺 2020-06-16 …
翻译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多顺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鸿门宴(节选)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 2020-11-10 …
曾母投杼翻译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 2020-12-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