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学“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8分)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
看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宋年间,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相矛盾”中的“矛”和“盾”在古代作用不同的兵器,现在连用, 2020-04-26 …
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全国,强迫北方各族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跟随他攻打南方的东晋政权。尽管北 2020-05-15 …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的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 2020-05-16 …
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的两栖 2020-06-04 …
自相矛盾中的"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兵器,现在连用,是什么意思? 2020-06-17 …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冲突. 2020-06-24 …
抗战70周年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其中的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 2020-06-27 …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士兵身上的军装呈现绿色,是因为军装反射绿 2020-07-01 …
在中国古代,炼丹家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放在炼丹炉中锻烧可制得绿矾油.绿矾油是一种无 2020-07-06 …
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中某型号的两栖步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