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②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③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①。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②陂(bēi):水田。 ③傃(sù):向,向着,沿着。 ④悒(yì):通:“揖”,作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___。
②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译文: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
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②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③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①。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②陂(bēi):水田。 ③傃(sù):向,向着,沿着。 ④悒(yì):通:“揖”,作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 | ___; | ②相与步于中庭 | ___; |
③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___; | ④故名之曰“放鹤亭” | ___。 |
A.①欣然起行 | ②大道之行也 |
B.①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C.①作亭于其上 | ②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
D.①好之则亡其国 |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___。
②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译文: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
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①考虑,想到;②共同,一起;③有时;④命名.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似都可以.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A项第一个“行”是行;第二个“行”是实行、施行、推行.B中两个“望”都是“看见”的意思.C项第一个“作”是建造;第二个“作”是产生.D项第一个“亡”是使…灭亡;第二个“之”是逃跑.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①句话,要注意疑问句式,“但”是“只是”的意思;“耳”是指罢了;故翻译为: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第②句话,要注意疑问句式,“乐”指快乐;“虽”指即使;“易”指交换;故翻译为: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本题为选择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C项错误,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
答案:(1)①考虑,想到;②共同,一起;③有时;④命名.
(2)B(远看 A.①行走 ②实行、施行、推行 C.①建造 ②产生D.①使…灭亡 ②逃跑)
(3)①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②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4)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似都可以.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A项第一个“行”是行;第二个“行”是实行、施行、推行.B中两个“望”都是“看见”的意思.C项第一个“作”是建造;第二个“作”是产生.D项第一个“亡”是使…灭亡;第二个“之”是逃跑.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①句话,要注意疑问句式,“但”是“只是”的意思;“耳”是指罢了;故翻译为: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第②句话,要注意疑问句式,“乐”指快乐;“虽”指即使;“易”指交换;故翻译为: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本题为选择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C项错误,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
答案:(1)①考虑,想到;②共同,一起;③有时;④命名.
(2)B(远看 A.①行走 ②实行、施行、推行 C.①建造 ②产生D.①使…灭亡 ②逃跑)
(3)①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②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
(4)C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家庭为( )。A.青年家庭B.中年家庭C.老年家庭D.视家庭 2020-05-22 …
英语翻译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 2020-06-09 …
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方式,做到 2020-06-20 …
法院在处理八年级学生小陈的刑事违法案件时,少年法庭的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开庭不公开审理了此案, 2020-11-06 …
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属于A.社会保 2020-11-07 …
阅读关于家庭农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 2020-11-11 …
据报道,某少年法庭实行“圆桌审判”方式,这种法庭设计有利于减轻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与抵触心理,更好地贯 2020-11-20 …
5.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方式,做 2020-12-05 …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实行“圆桌审判”方式。这种法庭设计有利于减轻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与抵触心理 2020-12-19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