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

题目详情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

甲、乙两个语段中各有一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并作解释。

甲:

乙:

(2)

下列加粗的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先帝不以臣 卑鄙

B.

由是 感激

C.

奉命于危难之间

D.

遂用 猖蹶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主曰:“君与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乙两个语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甲:

乙:

(5)

从选段内容出发,谈谈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认识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2.C;
解析:
(1) 甲:“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乙:“信”通“伸”,伸张。 (3) (1)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出名腾达。(2)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3)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 甲:诸葛亮自述经历。乙: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5) 评诸葛亮可着眼于他志行高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临危受命、感恩图报;评刘备可侧重于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看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