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
1.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②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
③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C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 .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嘴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也指从道听途说中获取的片断知识。口诵心惟,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
第一句中说的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代传承” 故应使用“ 口传心授 ”。第三句“ 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重在思考,应该选“口诵心惟”第二句“只想凭借……这是很错误的。”可以推断错误的做法是“道听途说中获取的片断知识”应该用“口耳之学”做这 类题目,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根据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情况,对比当时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特点的异同根据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 2020-05-17 …
黄州快哉亭记中盖停之所见和玉之言盖有讽焉的两个盖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流风遗迹的流风什么意思 2020-06-18 …
如何选择适当的流动相 2020-06-18 …
求教怎样用EXCEL公式计算彩票的单双遗漏?如下表,求当前遗漏和最大遗漏的公式分别要怎样写,期数号 2020-07-16 …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中的各基因遗传信息最终都传递给了蛋白质B.线粒体 2020-07-25 …
请观察世界遗产的图片,回答问题.(1)请将以上遗产分成两类,并写出你分类的依据.(2)写出以上遗产中 2020-11-08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 2020-12-12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 2020-12-21 …
1.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传承的无形 2020-12-21 …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半地穴式”。此文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