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
题目详情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措施,根据材料一“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国家大学教育即兴办太学,太学生源部分来自地方郡国举荐的全国优秀青年,即实行察举制,汉武帝推崇儒学发展在政治方面重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这三个措施共同推动了西汉政府成为“士人政府”.
(2)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二“地方推举制还…差别(门第)”可知,以门第作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二“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可知,科举制的作用在于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三“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可得出理学的形成,由“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得出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据材料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促使“士人政府”的形成,据材料二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三北宋科举制完善促使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国家的有效治理,可以概括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故答案为:
(1)措施: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
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
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2)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二“地方推举制还…差别(门第)”可知,以门第作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二“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可知,科举制的作用在于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三“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可得出理学的形成,由“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得出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据材料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促使“士人政府”的形成,据材料二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三北宋科举制完善促使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国家的有效治理,可以概括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故答案为:
(1)措施:兴办太学;实行察举制;重用儒学家.
(2)制度:九品中正制.
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内容: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
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看了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作文材料作文去年,在北京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一位卓有成就的老作家在谈到自 2020-03-31 …
下列结论是从材料中得出的选A,违背材料中意思的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选C。中国人民从来都是一个伟 2020-05-14 …
材料作文应该选准角度吗以前的材料作文都是要求自选角度,现在要求选准角度,一字之差,老师说,这样的材 2020-05-23 …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匠人们在选择木 2020-06-17 …
求2011春考作文范文,材料如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06-20 …
材料作文至少800字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材料作 2020-06-26 …
我到底是选理还是选文吖我正在面临选科的问题,我不知道到底选文还是选理我这个人脑子搭进搭出的,初三的时 2020-10-31 …
材料作文,帮忙看看定个义。选百鸟之王,乌鸦见自己不漂亮就去河边捡了其他鸟的羽毛小心翼翼地粘在自己身上 2020-11-2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 2020-11-28 …
哪位前辈帮我看看我到底选文选理我是高一学生,马上要面临分科了,下面是我的成绩第一次月考:语文111,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