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有首小诗说一个小孩在钓鱼,怕问路的打搅到小鱼而遥遥招手,是谁写的什么诗里面的内容?
题目详情
有首小诗说一个小孩在钓鱼,怕问路的打搅到小鱼而遥遥招手,是谁写的什么诗里面的内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看了有首小诗说一个小孩在钓鱼,怕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小学中的一个课文我还记得小学中有一个课文说的是一个人的斧子丢了,在河边找,找的了个银斧子,他说不 2020-05-13 …
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吗?不要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哦! 2020-05-17 …
关于单倍体Q1能不能说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单倍体?如果不能,试举一反例.Q2为什么说 2020-05-21 …
孔子的六经是什么我看过两个版本一个说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一个说是诗礼乐易尚书春秋到底哪个对啊 2020-05-22 …
恐龙是动物吗?为什么是昆虫啊!他们一个说是哺乳动物一个说是爬行动物到底是什么动物说说原因啊 2020-06-05 …
戏剧中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是什么?并对这三个学说中的某一观点提出自己的理解.戏剧中三个最有影响力的 2020-07-14 …
有三个学生,其中一个做了好事没留名,老师问是谁做的?A说是B做的B说不是我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他们三 2020-07-19 …
一氧化碳燃烧,是放热还是吸热我俩个化学老师讲得不一样,一个说是放热,一个说吸热燃烧2CO+O?=== 2020-11-05 …
无机盐在人体内怎么运输亲说的详细一点,我记得有两个老师,一个说是主动运输,一个说是自由扩散,谁能给我 2020-11-10 …
孩子的题又难住我了,有ABCD四个孩子在踢足球,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把足球踢到三楼,打碎了王伯伯家的玻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