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二  魏主下诏: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材料三  少数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材料四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个王朝?“胡族”主要指的是哪些民族?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所建?何时统一北方?“魏主”是谁?为何要改“拓跋氏”为“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还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这些生活情景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些情景的出现与材料一和材料二有没有联系?有什么关系?

(4)综上所述,当你再次唱起材料四中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时,你内心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东汉;匈奴、鲜卑、羯、氐、羌;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影响: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汇聚加强。     
(2)鲜卑;43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目的是学习和接受汉人先进的文化;除改汉姓以外,还有改穿汉服、说汉语以及与汉人通婚等。     
(3)民族融合加强;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加强了民族汇聚,为了适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北魏孝文帝实行了改革,最终加速了民族融合,所以说,三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4)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融合,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廷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所以氮气的性质比白磷活泼B.  2020-05-13 …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趋势增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国家  2020-06-17 …

句子排序(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2)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  2020-07-01 …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一个崇尚礼尚往来的文明之邦,当然也是一个从不向强权屈服的民族。结合  2020-07-01 …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促进新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表明我国()  2020-07-05 …

亨廷顿病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亨廷顿病的遗传系谱图(注:带阴影者为患者).下列有关  2020-07-12 …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  2020-07-23 …

为了苟延残喘,“满族朝廷”作了一些三心二意、肤浅的宪政改革;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  2020-11-10 …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实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  2020-11-11 …

通过《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请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