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马①能收人心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

题目详情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曹马 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 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 ,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 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 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安之计,是以 相 赏——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 谢 朝士曰——谢:道歉
C.诏 引 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准任其 咎 ——咎:失败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同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B
3.D
4.(1)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
  (2)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
看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阅读下面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研究《易经》的问题新人,想研究.开始打算边看原文边看注释,我知道要真正深入理解,要深厚的文言文功底  2020-05-14 …

十年生死两茫茫,谁帮我解读赏析一下.我特别喜欢这首词,因为这首词很能反映出我的心境.哪个帮我解读,  2020-05-21 …

云厚一定是乌云吗,乌云一定比白云厚是不是?白云=薄云,乌云=厚云吗?白云=薄云,乌云=厚云吗?可是  2020-05-22 …

求李厚不媚上意解释李厚不媚上意永乐初,京中密察民俗甚严.有坐童孙殴祖母狱者,刑部主事李厚鞫其情.以  2020-06-19 …

求一篇语文阅读要求里面包含我说的五个题型之四1注音题2概括文章内容3描写的作用4重点字词理解5赏析  2020-06-19 …

赏厚罚严越王问于大夫文种①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宮  2020-06-21 …

英语翻译又曰:越王问於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君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  2020-06-23 …

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  2020-12-05 …

读句子,选出正确的理解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A.这句话写作者从观赏荷  2020-12-08 …

对课文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抒情诗,形式活泼,语言质朴,富有浓厚的乡村气息B.这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