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张大千的晚年岁月杨继仁清晨,张大千准备开始泼彩,这幅画就是他开笔月余的《庐山图》。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或者说答应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张大千的晚年岁月 杨继仁 |
清晨,张大千准备开始泼彩,这幅画就是他开笔月余的《庐山图》。 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或者说答应画这幅画,是在他刚度过八十三岁寿辰后。 夏初,一位旅居日本的华侨巨商李海天专程飞到台北,登门拜望张大干,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大师,我想请您作幅画,以庐山为题材的大画。” “唼!”老人认真了,看来客人真心诚意,他说,“我从未去过庐山呀!” “没去过?”客人听了大吃一惊,难以相信,天下名山都看遍的张大千,怎么会没有去过大名鼎鼎的庐山呢? “真的没去过。”老人再次肯定,顺便说起自己为什么会没有去的原因,“这与先仲兄善孖有关。以前在上海和苏州,我和先仲兄同游华山、黄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就怕一点,哪一点?只要有他的朋友在,我就完全成了鼻涕横揩的小兄弟,谈诗论画,饮酒品茗,我只能站在一旁伺候,不是味儿呀!先仲兄两次游匡庐,都是他的朋友相邀,我当然不愿去,不如躲在家里称王称霸。” 客人听了这段有趣的往事,脸上在笑,心中暗暗叫苦,这幅画没谱哪!想不到,忽地柳暗花明。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幅画我画。” “真的?!”客人喜出望外,老人一听不高兴了:“我张大千说话无戏言。”“哦,大师,真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是说没有去过庐山吗?”“画我心中的庐山!”老人口气分外干脆坚决。 “形成于未画之先。”没有去过庐山的人,怎么画庐山?张大干历来认为:“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但要真正画出“心中的庐山”,绝非易事。更何况,这是一幅罕见的巨幅,三十六尺长,六尺高!它要由一个从未去过庐山、疾病缠身的老人完成,难!不少人为大千老人捏了把汗。 老人自己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特地请来朋友沈苇窗,让其为自己搜集有关庐山的文字、照片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做成详细的笔记。 老人还翻阅了一些古籍和有关书籍,有意识地和一些去过庐山的人摆谈。渐渐地,庐山在他心中活了:它独有的自下而上的雨,有声的云,汹涌的云海,时聚时散的佛灯,直下三千尺的飞瀑…… 1981年7月7日,是张大千巨构《庐山图》的开笔吉日。 老人装束一新,团花长袍东坡帽,白绸长裤青缎鞋。面带喜色,银髯飘拂,哈哈的笑声响彻画室内外。被特邀参加开笔礼的观礼嘉宾有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等。 老人终于笑呵呵地起身了,他手指轻捻银髯,目光来回扫视着画料。片刻,他回过头来,双手抱拳,向观礼嘉宾一一致意:“大千献丑了。” 他首先端起一个青花大水盘,里面盛着满满的墨汁,身体前倾,手肘自左至右,将墨汁缓缓向画料上泼去。嗬,开笔不用笔!乌黑的墨汁在绢料上慢慢浸润。它将变成高山,长出峰峦,吞吐万象。客人们都起身站在四周,看他如何创造一个新天地。 大千执定大帚笔,依然谈笑风生。他以淡墨破出层次,勾定大框廓,然后,又以笔蘸水濡墨,以通气韵。他不像在作画,像在打一趟极富内养功的太极拳。他运动大帚笔,头、眼、颈,乃至四肢都在动,连嘴巴也在动,有板有眼地说:“浓墨不破,便无层次;淡墨不破,便乏韵味。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 在画《庐山图》前先画几幅小画,是大千给自己订的规矩,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加以坚持。他说:“画我心中的庐山,整体在胸,局部却要边想边画,不可妄下一笔。”这幅画,犹如在阿里山上修一条盘山公路,工程浩大,不能偷工减料,整整一个多月,老人才着手在画上泼洒石青、石绿等色彩。(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张大千说“我从未去过庐山”,既表现了他的诚实,也说明了他起初不愿意画庐山。 B.《庐山图》的开笔之日,张大千装束一新,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表明他对作这幅画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他已成竹在胸。 C.本传记通过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手段,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 D.文章对张大千在开笔之日的绘画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突出了张大千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专注投入的精神态度。 E.本文详细地再现了张大千先生的晚年生活,通过其绘制《庐山图》这一事件,表现了一代大师晚年的高风亮节。 (2)文中详述了张大千没有去过庐山的原因,这段谈话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写出了张大千先生晚年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大千作画的态度,对我们治学方面有怎样的启示?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D (2)①证明张大千从未去过庐山的话是真实的;②表现晚年的张大千依然诙谐幽默;③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波澜,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3)幽默爽朗,从容淡定,运筹帷幄,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答全...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宝宝几岁学画画合适有讲究 学画画的最佳年龄你说了不算 2020-03-29 …
《岳柱八岁指瑕》来帮忙做习题呀!1.解释带点字意思.诘:易:大:理:2.岳柱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3 2020-05-20 …
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 2020-06-10 …
英语翻译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登画《陶母剪发图》,柱子、指陶母腕上金钏,(一个言字旁一个吉)之 2020-06-25 …
缩略为成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现缩略为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缩略为成语:亡羊补牢,未为晚艾,缩 2020-07-02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 2020-12-09 …
甲元岳柱字①,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②,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③也? 2020-12-09 …
材料一:践行核心价值观鸡蛋哥“任庆河”:店铺被拆,坚守原地数月,直到将已售出的6000多斤鸡蛋票的最 2020-12-15 …
秋夜月华格月华千里冷中清,孤雁寻群夜半鸣,父母望云从此去,弟兄流水往东倾.晚来安乐身头稳,早岁奔驰事 2020-12-20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9∽22题[甲]元岳柱字1,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