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中选段,按要求答题。宋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
阅读下面《孟子》中选段,按要求答题。
宋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于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告子下》)
[注]宋之牼:战国时宋国有名的学者,主要思想观点是:寡欲,见侮不以为辱,以救民互斗;休兵止攻,以救攻战;消除偏见,认识事物的本质等。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停止秦楚之间的战争,朱准备向秦王或楚王进言,建议他们停止战争,认为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B.“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王之号则不可”宋准备用利说服秦王或楚王,孟人认为这样会…悦于小利也失大利”。
C.孟子运用了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反驳了宋,“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托”,国家必然灭亡。
D.孟子反对“先利而后义”,认为其恶果是“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可见孟子一概反对利,并把这一点提高到了仁政方案能否实现的高度来认识。
(2)在对待利和仁义的问题上,孟子的主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 2020-06-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阅 2020-06-16 …
阅读《楚子发母》选文,完成问题。楚子发母(节选)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 2020-06-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楚子①围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②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 2020-07-0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楚子①围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②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 2020-07-02 …
阅读《王孙满对楚子》,完成下列题。楚子伐陆浑(地名)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子革对灵王楚子①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子革对灵王楚子①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 2020-07-16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子围宋楚子(楚成王)将围宋,使子文(楚前任令尹)治兵于睽①,终朝(zhāo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