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11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的小阳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可用▲(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题目详情
(11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的小阳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1)反应①中可用 ▲ (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⑵写出高炉中发生的反应①的化学方程 式: ▲ ;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 ⑶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 与 ▲ 接触; ⑷该化学学习小组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取12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右下图)。(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①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为 ▲ g。 ②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5)某同学列出了如下计算式: 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 (146+12-a)g 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 。 (6)小华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12g生铁粉与20%的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请你画出加入硫酸铜溶液质量与固体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或H 2 或CO(0.5分) ![]() (2) 高温 Fe 2 O 3 +3CO====2Fe+3CO 2 Fe+CuSO 4 ==FeSO 4 +Cu(或Fe+CuCl 2 ==FeCl 2 +Cu或 Fe+Cu(NO 3 ) 2 ==Fe(NO 3 ) 2 +Cu ) (3)空气和水(或氧气和水) (4)①146(0.5分) ②(共4分 设与盐酸反应的铁的的质量为x。 0.5分 ![]() 56 73 x 146 g×10%="14.6" g
x =" 11.2g" 0.5分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1.2g÷12g)×100% = 93.3% 1分 答: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5)溶液质量不包括氢气质量和剩余杂质的质量,所以还要减去杂质的质量 (6)抓住起点、折点及曲线走势给分,不需要标注这些点,抓住起点、折点及曲线走势评分,错一处不给分;曲线两段均为直线,偏差太大不给分;在起点、折点及曲线走势没有错误的情况下,画得不到位(如只画了前半部分,且正确)的可适当扣分。共2分) |
分析 : (1)常用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
(2)高炉炼铁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铁置换铜是铁和铜的盐溶液反应;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4)有图可直接看出完全反应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盐酸溶质质量可得到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进而求出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5)反应后溶液质量=参加反应的固体质量+液体质量-沉淀质量-气体质量; (6)此图的起点容易找到,关键是找到拐点,即铁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1)可以做还原剂有C或H 2 或CO,所以在①处可任写一个. (2)高炉炼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主要是利用焦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方程式为Fe 2 O 3 +3CO====2Fe+3CO 2 铁和铜的盐溶液反应可把铜置换出来,如方程式有Fe+CuSO 4 ═FeSO 4 +Cu或Fe+CuCl 2 ═FeCl 2 +Cu或 Fe+Cu(NO 3 ) 2 ═Fe(NO 3 ) 2 +Cu.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使铁隔绝空气和水(或氧气和水). (4)①有图可知铁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质量是146g. ②设与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 2 +H 2 ↑ 56 73 x 146 g×10%="14.6" g ![]() 解得:x=11.2g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答: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5)因为溶液质量不包括氢气质量和剩余杂质的质量,所以还要减去杂质的质量. (6)铁和硫酸铜还未反应时固体就是铁质量为12g,故起点应从纵轴上12开始画起; 然后找拐点,即铁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
作业帮用户
2016-11-26
举报
![]() ![]() ![]() |
看了(11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种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 2020-04-11 …
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甲物质可以 2020-05-02 …
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 2020-05-14 …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有多种. 2020-05-14 …
1.物理教学评价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 、有 地观察和测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种种变化,根据这些变 2020-05-16 …
古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2020-05-17 …
古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2020-05-17 …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2020-05-25 …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 2020-07-16 …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