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知足知不足季羡林①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②中国有一句老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 ~ 3 题。
知足知不足
季羡林
①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 “ 知足知不足。 ”
②中国有一句老话: “ 知足常乐。 ” 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 “ 知足 ” 呢 ? 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 《 现代汉语词典》说: “ 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 指生活、愿望等 ) 。 ” 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③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 “ 知足常乐 ” 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④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 ? 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⑤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 (f è n ) 的问题。什么叫分 ? 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 “ 安分 ” 、 “ 非分 ” 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 “ 约定俗成 ” 。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⑥至于知不足,这里所谓 “ 不足 ” ,指的是 “ 不足之处 ” , “ 不够完美的地方 ” 。这句话同 “ 自知之明 ” 有联系。
⑦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 “ 人贵有自知之明。 ” 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 —— 这 能算得上聪明吗 ?—— 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还有一句中国老话: “ 学海无涯。 ” 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
⑧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 “ 要了解你自己 !” 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 .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对第④段中 “ 知足 ” 与 “ 不知足 ” 含义的理解。
2 . 第⑧段作者说: “ 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 ” , “ 这些话 ” 指的是什么 ?(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
3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 “ 知不足 ” 的看法。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三分之四。一以知第 2020-04-09 …
把15千克汽油分别装进三只完全相同的桶里.已知第一桶油连桶重3.25千克,第二桶油连桶重5.75千 2020-06-18 …
某车间三个组共有工人161名,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4:3,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2:3, 2020-07-18 …
A、B两地相距49千米,某人步行从A地出发,分三段以不同的速度走完全程,共用10小时.已知第一段, 2020-07-21 …
谁知唔知到百家姓里面哪个字是和钱字有关又是十笔的又是读第4声的啊谁知唔知到百家姓里面哪个字是和钱字 2020-07-25 …
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七分之二.第二天读了余下的五分之三.已知已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6 2020-07-27 …
孔子教给他的学生子路关于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此有下列两种看法你怎么看,请 2020-11-15 …
冰醋酸凝固的问题已知冰醋酸在16摄氏度时凝固我的冰醋酸(密封在原装试剂瓶里)直到冬天(室温不超过10 2020-12-07 …
求第n图中正六边形的个数已知第一个图中有1个正六边形;第二个图中紧跟第一图镶上一圈正六边形,即第二个 2020-12-29 …
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图,已知冰在第6分钟全部熔化,请画出第6至8分钟的大致图线.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