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叶锈病(aa)、倒伏(高杆易倒伏)会在种植中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家期望培育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以保证其产量.已知控制以上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不同的
题目详情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叶锈病(aa)、倒伏(高杆易倒伏)会在种植中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家期望培育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以保证其产量.已知控制以上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对不同的染色体上.
(1)若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期望获得的小麦新品种的表现型是______;应选择的亲本性状是______、______;表现型符合需要的杂交种需经过连续多代的______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该育种方法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2)如果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很难获得抗叶锈病的小麦,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际上,小麦的抗叶锈病基因来源于一种伞山羊草.科学家先经过多步的杂交、筛选得到杂种R,其细胞内既有小麦染色体,也有伞山羊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再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使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的某条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可用______方法进行直接检测.
(1)若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期望获得的小麦新品种的表现型是______;应选择的亲本性状是______、______;表现型符合需要的杂交种需经过连续多代的______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该育种方法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2)如果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很难获得抗叶锈病的小麦,原因是______、______.
(3)实际上,小麦的抗叶锈病基因来源于一种伞山羊草.科学家先经过多步的杂交、筛选得到杂种R,其细胞内既有小麦染色体,也有伞山羊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再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使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的某条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可用______方法进行直接检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若采用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期望获得的小麦新品种的表现型是矮杆抗(叶锈)病;应选择的亲本性状是高杆抗(叶锈)病、矮杆易感(叶锈)病;表现型符合需要的杂交种需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频率低、不定向,因此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很难获得抗叶锈病的小麦.
(3)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使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的某条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可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对照方法进行直接检测.
故答案为:
(1)矮杆抗(叶锈)病 高杆抗(叶锈)病 矮杆易感(叶锈)病 自交 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频率低 不定向
(3)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对照
(2)基因突变频率低、不定向,因此采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很难获得抗叶锈病的小麦.
(3)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使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的某条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可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对照方法进行直接检测.
故答案为:
(1)矮杆抗(叶锈)病 高杆抗(叶锈)病 矮杆易感(叶锈)病 自交 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频率低 不定向
(3)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对照
看了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叶锈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色彩缤纷意字义.如,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020-11-0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宋词的繁荣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2020-11-24 …
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 2020-11-26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八年四班班长陈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A.八年四班班长陈娜学 2020-11-26 …
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A.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B.政府的权威由国家性质决定C.政 2020-11-29 …
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最大进步在于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 2020-12-0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18分)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 2020-12-06 …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品德高,名望重:2.很有兴趣地谈论:3.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2020-12-0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 2020-12-2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