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0分)黄昏刘绪源有一年春天,我因胃疾,成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透过窗口,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 17 题。( 20 分)
黄 昏
刘绪源
有一年春天,我因胃疾,成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透过窗口,看见远处屋顶上一大群白色的鸽子时不时地飞起来,在天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着,翱翔着。我 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 。是因为鸽子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了我的无奈?细想想又不全是如此。更重要的,大概是从鸽子们那种自然的永恒的充满韵律感的行动方式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尤其是,病情好好坏坏老不见转机时,每当黄昏来临,鸽群散尽,当天空由淡蓝变为深蓝,晚霞由暖色调转向冷色调,沉沉的暗夜终于一步一步地无可挽回地降临并覆盖了整个大地时,病人的心,常常会在这种美丽而无望的变化中,悄悄地抽紧,过后又不知不觉地松下来,在冷寂中无力地睡去。
一天,也是在黄昏时看着鸽子盘旋,我忽然记起了一本著名的小说《牛虻》。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那位无比坚强的意大利革命者,却极其害怕看到黄昏落日。那是因为,他曾在起义失败后逃出境外,在异国受了致命的伤害,曾一天天孤独地在野外的黄昏落日中等死。后来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却怎么也不能承受旧日恐怖情绪的袭扰,偶见窗外的黄昏景色,他的脸就会变得惨白。但他并不从此走向畏怯,相反,他比过去更勇敢了。这似乎十分矛盾,小时读这本书时我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我们从小被反复灌输进头脑里的英雄的概念,是不能有缺点和任何使之害怕的东西的。这位“牛虻”不仅那样地 真实 ,而且那样地 迷人 ,他在经历了死之绝望以后,竟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更加义无反顾的英雄。
我当然不是英雄,却有一点是与那位异国的“牛虻”略有近似的――我在终于告别了医院和病床,告别了那扇曾无数次让我看到黄昏和鸽群的窗口之后,并没有变成小心翼翼的生命至上主义者,却变得更为超脱和勤奋了。我仿佛已经意识到自己极有限的生命力应该用在哪些地方,我的几本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差不多都是在那场大病之后写出来的。另外也有一点是与“牛虻”很不相同的,就是我越来越喜欢看黄昏的景色了。
人们是习惯于将人生的老年比喻成黄昏的。我离那样的年龄还很远。可是,较早地体验一下生命有可能渐渐离开自己时的心情,我想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从医院出来后,完成的第一个作品,是那本薄薄的《人生的滋味》。这是专门写给中学生看的。我当然知道,对于中学生来说,它显得老气横秋了;可我还是愿意为他们写这样的书。我觉得,即使是十几岁的中学生,也不应该只生活在自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们也应该有一点短暂的时间,想想未来,想想黄昏,体验一下人生的各种不同的风景。这会使他们紧张而喧闹的生活,变得更有滋味;也会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深刻而美丽。
不仅是黄昏,我以为,人甚至还应该体验沉沉的黑夜。前不久,我和一群朋友坐船到一个南方沿海城市去开会,深夜,我们围站在甲板上,对着满天的星光,唱一支又一支我们所难以忘怀的老歌。我忽然记起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高龙巴》,其中写到一位老水手,孤独地坐在船头,唱了一整夜忧伤的歌……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顿时浸透了我的全身。我想:高龙巴的时代,海上曾飘过老水手的歌;今天则飘过了我们的歌;几百年之后呢?一定又有新一代人的歌在海风中飘浮荡漾了。想到这些,我丝豪不觉得悲切凄凉,我只感到宇宙和自然的伟大;当然也想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同时,也就更感到了人生的珍贵和美丽。
14 .文中提到了了一个文学形象“牛虻”,“牛虻”的“真实”和“迷人”各指什么?( 4 分)
15 .第一段中写道:“我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6 分)
16 .本文题为“黄昏”,却在最后一段写起了“黑夜”。这样写是否跑题?请简析。( 4 分)
17 .对于“黄昏”,人们的惯常认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简析《黄昏》主题的匠心。( 6 分)
14 .①“真实”指“牛虻”虽为英雄,却有缺点,有恐惧情绪。( 2 分)
②“迷人”指“牛虻”经历了死之绝望以后,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更加
议无反顾的英雄( 2 分)
15 .①与鸽子相比,作者有一种失去自由的无奈;与大自然的永恒、无限相比,作者感到了人生的短暂。( 3 分)
② 黄昏时分,作为病人,作者的心常会感到紧张、无望、冷寂。( 3 分)
16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跑题”。( 1 分)本文虽以“黄昏”为题,作者的主旨在于告诉
人们,特别是年轻的读者:我们要能够预感未来,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在不断的体验生活中追求深刻。( 2 分)因此,文章最后的体验黑夜,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 1 分)
17 . ( 6 分) 主要表现为作者对黄昏所持观点的新鲜与深刻:
①中青年预先体验黄昏甚至黑夜,严肃、深刻地体悟人生;
②黄昏是美丽的,它能促人珍惜生命,给人努力拼搏的力量;
③黄昏虽然短暂,却令人感到宇宙和自然的伟大,使人产生敬畏之心。
凸透镜成像的问题看了半天百度百科的凸透镜,但是没有找到一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就是物体在2倍焦距 2020-06-09 …
诗词鉴赏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 2020-06-21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2020-06-30 …
(2009•安徽)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溯四百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 2020-07-05 …
发展练习一、读读短文,完成练习.春天在哪里?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天枝头.柳条嫩绿,桃花盛开.春在 2020-07-07 …
2008年的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 2020-07-1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一剪梅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 2020-11-14 …
―、读读短文,完成练习。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盛开。春在空中,和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