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夜泊牛渚怀古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目详情
夜泊牛渚怀古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何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赏析
在一个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地方夜泊,很自然地会发出许多的联想.山水胜地的文化积淀往往比山水的美自身,更为动人.它常常把人带进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这时候,眼前的秀丽景色,便跨越时间的阻隔而进入历史,今与古,便衔接起来了.牛渚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地方.它是一个兵家要地,周瑜曾屯兵于此.东晋的镇西将军谢尚,亦曾镇此.
谢尚是谢鲲的儿子,鲲是东晋名士,以放纵不羁,善饮酒而名显一时.谢尚又是谢安的族兄 ,安是那位围棋间打败苻坚数十万大军的风流儒雅的宰相.谢氏一族,后来还出了谢灵运、谢惠连、谢.这个家族中许多成员,都是李白崇拜的对象.在李白的诗里,多处提到谢尚、谢安、谢灵运、谢.现在,他来到了有过谢尚踪迹的牛渚,积存于心中的仰慕之情自然便涌上心头,怀古与叹今,一时融通在这秋夜的静静的江上.
诗的一开头,便写出这江上的宁静明净.有牛渚即采石矶的秀丽身影,不是黑夜,是在月色朗照之下,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有月下的静静的长江.这是一个暂时除去尘嚣的境界.在 这个境界里,登舟而望月.最容易引发的,当然就是融通古今的情思了.他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了谢尚.
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袁宏小字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往听之,乃遣问讯.答曰:‘乃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兴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谢尚从贫寒中识拔袁宏这样一个爱才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李白.他还有“我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不一时”的诗句,也记这件事.在这秋月下的采石矶前的舟中,他想起了谢尚.但这怀古的一缕情思,旋又为现实中的失望所代替.袁宏有那样的机遇,为谢尚所识拔,而自己则没有.“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正是这望秋月而思古人所带来的一声轻轻的叹息.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谢尚远矣,古虽有之,于今则无!故忆为“空忆”.这“空忆谢将军”,实在是含有难以言说的惆怅的.
诗的结尾是这惆怅情怀的无限延续.“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日又是旅途,匆匆过客,有如人生;秋是时间流驶的见证,故自古有悲秋之主题,此纷纷落之枫叶,正是人生匆匆的叹息.
李白诗,常常大开大合,直泻而下,象这样寓含无尽情思,蕴而不露的诗,是很特出的.这或者与牛渚秋夜的那种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特定氛围有关吧!
创作背景
牛渚是一座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山北突出在长江中,称为牛渚矶,是江船停泊的地方.“怀古”是诗的内容类别,在“咏怀”与“咏史”之间.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瀛奎律髓》)讲得似乎太简单,但大致如此.咏史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事实,怀古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但历史事实或历史遗迹如果在诗中不占主要地位,只是用作比喻,那就是咏怀诗了.怀古诗不知起始于何人,《文选》里有“咏史”、有“咏怀”,而无“怀古”,大约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
李白停船在牛渚矶下,想到了这个地方的一个古事.东晋时代,有一个出身孤贫的青年袁宏,能做诗.他有五首咏史诗,是得意之作.他的职业是为大地主或公家运送租米.有一天夜里,他的米船停在牛渚矶下.他闲着就吟诵自己的咏史诗.这时,镇守牛渚的是镇西将军谢尚,当时的大贵族、大诗人.他恰巧带着部下泛船巡江.听到袁宏的吟诗声,便派人查问是谁.知道了是袁宏,便请他上自己的大船,和他投机地谈了通宵.此后就请他在自己幕府中担任参军.从此袁宏的名气大了,官至东阳太守.
李白在牛渚停船,想起了袁宏和谢尚的故事,便写出了这首诗.诗很浅显,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便能懂得.开头两句是叙述:地点是在西江上的牛渚.时间是夜里.风景是“青天无片云”.这样就点明了诗题“夜泊牛渚”.南朝的京都是建业(今南京).从建业到现在的九江,这一段长江,当时称为西江.第三、四句说自己在船上赏月,因而想起了谢将军.这就交代了诗题的“怀古”.为什么说是“空忆”呢?因为光是怀念,也无用处.这个“空”字的意义在下面二句.我也能象袁宏那样的高声吟诗,而象谢尚那样的人却听不到.这五、六句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谓“怀古”,其实是慨叹当今没有赏识他的人,没有提拔他的人.于是,只得待到明天,在纷纷落叶中,挂帆开船而去.
这首诗是李白的著名作品.写得极自然、清净.修辞全用白描手法,一点不渲染、夸张,和他的乐府歌行对读,好象是两个人的作品.这是因为他既采用律诗形式,便无法施展其豪迈奔放的才华.但这首诗和第一首诗不同,他的不受拘束的性格,还是表现在这首诗里.我曾讲过孟浩然的《洛下送奚三还扬州》,那是一首全篇无对句的五言律诗.我提出来作为五言古诗发展为五言律诗的轨迹.现在李白此诗也是同一类型.音节、平仄,全是律诗,可是没有一联对句.
可以设想,李白大概愿意接受音节和平仄粘缀的规律,而不愿意接受对偶的规律.所以这首诗仍然表现了他的不羁的性格.杨升庵说这种诗是平仄稳贴的古诗,这是依据句法来给它归类.但是,从来选诗者都没有把它选入古诗类中,可知大家都承认它是律诗.
『简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赏析
在一个有着许多动人传说的地方夜泊,很自然地会发出许多的联想.山水胜地的文化积淀往往比山水的美自身,更为动人.它常常把人带进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这时候,眼前的秀丽景色,便跨越时间的阻隔而进入历史,今与古,便衔接起来了.牛渚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地方.它是一个兵家要地,周瑜曾屯兵于此.东晋的镇西将军谢尚,亦曾镇此.
谢尚是谢鲲的儿子,鲲是东晋名士,以放纵不羁,善饮酒而名显一时.谢尚又是谢安的族兄 ,安是那位围棋间打败苻坚数十万大军的风流儒雅的宰相.谢氏一族,后来还出了谢灵运、谢惠连、谢.这个家族中许多成员,都是李白崇拜的对象.在李白的诗里,多处提到谢尚、谢安、谢灵运、谢.现在,他来到了有过谢尚踪迹的牛渚,积存于心中的仰慕之情自然便涌上心头,怀古与叹今,一时融通在这秋夜的静静的江上.
诗的一开头,便写出这江上的宁静明净.有牛渚即采石矶的秀丽身影,不是黑夜,是在月色朗照之下,天上一点云彩也没有.有月下的静静的长江.这是一个暂时除去尘嚣的境界.在 这个境界里,登舟而望月.最容易引发的,当然就是融通古今的情思了.他想起了什么呢?他想起了谢尚.
檀道鸾《续晋阳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袁宏小字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往听之,乃遣问讯.答曰:‘乃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兴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谢尚从贫寒中识拔袁宏这样一个爱才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李白.他还有“我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不一时”的诗句,也记这件事.在这秋月下的采石矶前的舟中,他想起了谢尚.但这怀古的一缕情思,旋又为现实中的失望所代替.袁宏有那样的机遇,为谢尚所识拔,而自己则没有.“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正是这望秋月而思古人所带来的一声轻轻的叹息.自己虽有旷世才华,却没有人能够赏识.谢尚远矣,古虽有之,于今则无!故忆为“空忆”.这“空忆谢将军”,实在是含有难以言说的惆怅的.
诗的结尾是这惆怅情怀的无限延续.“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日又是旅途,匆匆过客,有如人生;秋是时间流驶的见证,故自古有悲秋之主题,此纷纷落之枫叶,正是人生匆匆的叹息.
李白诗,常常大开大合,直泻而下,象这样寓含无尽情思,蕴而不露的诗,是很特出的.这或者与牛渚秋夜的那种蕴含深厚文化积淀的特定氛围有关吧!
创作背景
牛渚是一座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山北突出在长江中,称为牛渚矶,是江船停泊的地方.“怀古”是诗的内容类别,在“咏怀”与“咏史”之间.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瀛奎律髓》)讲得似乎太简单,但大致如此.咏史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事实,怀古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但历史事实或历史遗迹如果在诗中不占主要地位,只是用作比喻,那就是咏怀诗了.怀古诗不知起始于何人,《文选》里有“咏史”、有“咏怀”,而无“怀古”,大约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
李白停船在牛渚矶下,想到了这个地方的一个古事.东晋时代,有一个出身孤贫的青年袁宏,能做诗.他有五首咏史诗,是得意之作.他的职业是为大地主或公家运送租米.有一天夜里,他的米船停在牛渚矶下.他闲着就吟诵自己的咏史诗.这时,镇守牛渚的是镇西将军谢尚,当时的大贵族、大诗人.他恰巧带着部下泛船巡江.听到袁宏的吟诗声,便派人查问是谁.知道了是袁宏,便请他上自己的大船,和他投机地谈了通宵.此后就请他在自己幕府中担任参军.从此袁宏的名气大了,官至东阳太守.
李白在牛渚停船,想起了袁宏和谢尚的故事,便写出了这首诗.诗很浅显,只要知道这个故事,便能懂得.开头两句是叙述:地点是在西江上的牛渚.时间是夜里.风景是“青天无片云”.这样就点明了诗题“夜泊牛渚”.南朝的京都是建业(今南京).从建业到现在的九江,这一段长江,当时称为西江.第三、四句说自己在船上赏月,因而想起了谢将军.这就交代了诗题的“怀古”.为什么说是“空忆”呢?因为光是怀念,也无用处.这个“空”字的意义在下面二句.我也能象袁宏那样的高声吟诗,而象谢尚那样的人却听不到.这五、六句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谓“怀古”,其实是慨叹当今没有赏识他的人,没有提拔他的人.于是,只得待到明天,在纷纷落叶中,挂帆开船而去.
这首诗是李白的著名作品.写得极自然、清净.修辞全用白描手法,一点不渲染、夸张,和他的乐府歌行对读,好象是两个人的作品.这是因为他既采用律诗形式,便无法施展其豪迈奔放的才华.但这首诗和第一首诗不同,他的不受拘束的性格,还是表现在这首诗里.我曾讲过孟浩然的《洛下送奚三还扬州》,那是一首全篇无对句的五言律诗.我提出来作为五言古诗发展为五言律诗的轨迹.现在李白此诗也是同一类型.音节、平仄,全是律诗,可是没有一联对句.
可以设想,李白大概愿意接受音节和平仄粘缀的规律,而不愿意接受对偶的规律.所以这首诗仍然表现了他的不羁的性格.杨升庵说这种诗是平仄稳贴的古诗,这是依据句法来给它归类.但是,从来选诗者都没有把它选入古诗类中,可知大家都承认它是律诗.
『简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看了夜泊牛渚怀古尾联在描绘情景上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概率论中我这样的理解对吗?0-1分布是二项分布中参数n为1的特殊情况,而泊松分布是二顶分布n非常 2020-03-30 …
我的老师 阅读答案 急!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 2020-05-15 …
《我的老师》阅读 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 2020-05-15 …
泊船瓜洲诗中作者通过描写【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从第一句诗中可以知道,诗人将船停 2020-05-17 …
求曲线运动的通用公式,要微积分形式表达出来的通解公式只要和曲线运动有关的就行,比如高中的那几个特殊 2020-06-10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作家梭罗说,湖泊是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 2020-06-19 …
一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美国作家梭罗说,湖泊是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 2020-06-19 …
阅读答案篱笆是乡村特有的景致,就像其他乡村乡村篱笆杨树培篱笆是乡村特有的景致,就像其它乡村特有的事 2020-07-03 …
在互联网流行的文化中,表情包是一种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现如今微信,QQ等都充斥着大量的表情包,请根据 2020-11-29 …
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