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如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亚硫酸钠、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一)某学生课外活动兴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亚硫酸钠、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

(一)某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Cl2、H2、CO2、SO2、NH3五种气体,并验证相关气体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选用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
(2)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3)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 (填字母).
A.生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  E.无水氯化钙  F.消石灰
(二)该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做过上述气体性质验证实验后,发现遗留下来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一定量的液体,便对其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支盛有液体的试管用气球封住试管口,以保证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不向空气中泄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储存在气球中.
(1)试管甲中溶液为无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震荡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
(2)试管乙中溶液为红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无色,冷却震荡后恢复红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加热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1)A装置适用于固固混合加热型装置,B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C属于固液或液液混合加热型装置,
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氨气,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氢气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通常选用C装置制取的气体有氯气,
故答案为:NH3;CO2和H2、SO2;Cl2
(2)氨气可以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3)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或酸性氧化物作干燥剂,可用碱性物质或中性物质作干燥剂,CaCl2+8NH3=CaCl2•8NH3;因此不可以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故答案为:ADF;
(二)(1)SO2能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使品红褪色,加热时,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分解,SO2气体逸出,又生成品红,故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SO2又使品红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2)因稀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同时氨水不稳定易分解,加热氨气逸出,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氨气又溶解,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
故答案为: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看了如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  2020-11-04 …

阅读短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  2020-11-04 …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下列最能揭示生物进化顺序的化石证据是()A.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出现在3  2020-11-04 …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古生物死后  2020-11-05 …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在越  2020-11-05 …

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什么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B  2020-11-05 …

十分求助点化石问题我想给79的宝宝的装备搞强力套装……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点化石是怎么使用的,有几率  2020-11-20 …

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越古老地层中发掘的化石结构越简  2020-11-28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十年前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  2021-01-04 …

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的总称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