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不倒的奥秘支持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德度可能
题目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不倒的奥秘
支持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德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他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钭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他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为了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物体的底部、中部和底部,其重心位置如图甲中a、b、c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在验证猜想②之前,他想到照相机的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支得越开却越稳.于是,他调整思路,找来一块木板和四根相同的木棒,组成图乙所示装置,将四根木棒由内向外移动时,装置的稳度不断增大.

(1)圆柱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大,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___(大/小).
(2)物体的重心越高,其稳度___(越大/越小).
(3)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与___有关.
(4)依据以上结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
A.卡车装货物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上层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B.乘车时,两脚分开站得更稳
C.丙图中不倒翁是通过是通过増大接触面积来提高稳度的
D.一块长方体砖块竖放比平放更稳定
(5)小明在测液体密度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小明认为这种方法比老师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更简单.你认为他的方案有何不足之处:___.
支持面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个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进而他提出两个猜想:①物体的德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②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他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钭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他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为了验证猜想①,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物体的底部、中部和底部,其重心位置如图甲中a、b、c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 低 | 中 | 高 |
物体刚好翻倒时 木板转过的角度 | 大 | 较大 | 小 |

(1)圆柱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大,反映圆柱体的稳度越___(大/小).
(2)物体的重心越高,其稳度___(越大/越小).
(3)乙图所示实验表明稳度与___有关.
(4)依据以上结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
A.卡车装货物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上层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B.乘车时,两脚分开站得更稳
C.丙图中不倒翁是通过是通过増大接触面积来提高稳度的
D.一块长方体砖块竖放比平放更稳定
(5)小明在测液体密度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小明认为这种方法比老师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更简单.你认为他的方案有何不足之处: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越小,说明越容易翻倒,即稳定程度小;
(2)相同相形状的圆柱体,重心越低时,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越大,越不易翻倒,说明稳定程度越大;重心越高,稳度越小;
(3)丙图中四根木棒与地的接触面积并不变,但越分离时,稳定程度越大,说明影响稳定程度的是支撑面积大小,而不是接触面积大小;
(4)A、根据实验验证的影响稳度的因素,重的货物摆在下层可以降低重心,稳度较大,故A错误;
B、两脚分开可以增大支撑面积,这样都可以增大稳度,故B正确;
C、丙图中不倒翁是通过是通过増大支撑的面积来提高稳度的,故C错误;
D、一块长方体砖块竖放时的重心高,平放时的重心低,所以平放时更稳定,故D错误.
故选:B.
(5)量筒的重心较高,稳度小,放在天平上易倾倒.
故答案为:(1)大;(2)越小;(3)支撑面积;(4)B;(5)量筒易翻倒摔坏.
(2)相同相形状的圆柱体,重心越低时,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越大,越不易翻倒,说明稳定程度越大;重心越高,稳度越小;
(3)丙图中四根木棒与地的接触面积并不变,但越分离时,稳定程度越大,说明影响稳定程度的是支撑面积大小,而不是接触面积大小;
(4)A、根据实验验证的影响稳度的因素,重的货物摆在下层可以降低重心,稳度较大,故A错误;
B、两脚分开可以增大支撑面积,这样都可以增大稳度,故B正确;
C、丙图中不倒翁是通过是通过増大支撑的面积来提高稳度的,故C错误;
D、一块长方体砖块竖放时的重心高,平放时的重心低,所以平放时更稳定,故D错误.
故选:B.
(5)量筒的重心较高,稳度小,放在天平上易倾倒.
故答案为:(1)大;(2)越小;(3)支撑面积;(4)B;(5)量筒易翻倒摔坏.
看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不倒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能力一直不是很好.我感觉我们英语考试的短文判断、短文阅读我读一遍根本不知道我读了什么叙事文还好 2020-05-13 …
论语的相关问题.默而识之...识:读音,解释.不愤不启...愤:读音,解释.不悱不发...悱:读音 2020-06-08 …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 2020-06-15 …
这段文字中用了8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而"哪个要重读,哪个要轻读(1)朝而 2020-06-28 …
汉语啊的变调问题有时读课文时“啊”有好几种读法,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这里的“啊”不读a,而是读n 2020-07-01 …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 2020-07-04 …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 2020-07-04 …
从前,有个读书人写文章总喜欢滥用“而”字.一次,老师在作文本上写了十个字的评语,这十个字是“当而而不 2020-11-15 …
读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想不起来文章说什么读英语时,明明每个词都会读,每个词都明白,却偏偏在都完后想不起文 2021-01-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阅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