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凌晨4时20分、5时25分,在A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4.9级、4.0级地震。截止7时50分,共造成9人受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08 12 26 凌晨 4 20 5 25 分,在 A 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 4 9 级、 4.0 级地震。截止 7 50 分,共造成 9 人受伤,其中重伤 2 人,轻伤 7 人,目前伤员正在接受治疗。初步统计 10 万余人受灾,现已紧急转移安置灾民 3 万余人。据初步统计,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三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轮廓图

1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 A 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2 )和 B 城所在省份 5 12 曾发生过的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震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 )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4 )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原因。中国这一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

5 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人世界。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 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

材料四:经过对建国 50 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 2000 10 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 2002 9 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6 )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相比,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 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有哪些 ?

材料五:改革开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大量外来文化快速涌入我国。在中外文化大交流、大碰撞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传统文化在产业化、文化创新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人在思想观念、民族节日等方面出现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为此,有人急呼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六: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不断积极稳妥地推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7 )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8 )从国家制度的角度分析如何确保我国的民主生命之树常青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 )由于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一旦昆明准静止锋南移,则受冷气团影响,气温明显下降。

( 2 )震源浅;地质结构不稳定;震中距人口密集区较近;建筑物不牢固。(答案合理即可)( 3 )该地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众多,但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河流多地下暗河。

( 4 )历史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

立足点: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 5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6 )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

因素: 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

( 7 )①外来文化的进入有利又有弊,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②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说明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对于外来文化进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趋利避害。

④在中外文化大交流、大碰撞过程中传统文化得到发展,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 8 )①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②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确保我国的民主生命之树常青。

③适当的、健全的政体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