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请从艺术形象或语言风格上分析苏轼“颇壮观也”.2.范仲淹和辛弃疾的朝代.3.《渔家傲秋思》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的风格4.成语:1.立志一定要达到目的2.用尽心思.形容千

题目详情
1.请从艺术形象或语言风格上分析苏轼“颇壮观也”.
2.范仲淹和辛弃疾的朝代.
3.《渔家傲 秋思》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的风格
4.成语:1.立志一定要达到目的
2.用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3.不表明态度,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4.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5.向来享有才华和名望
6.做事不果断,拿不定主意
7.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回答时请标明问题序号)
8.尖嘴巴,瘦面颊,形容相貌丑陋粗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请从艺术形象或语言风格上分析苏轼“颇壮观也”.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因与新政不合,主动要求外放,任密州知州.密州在今山东诸城.作者身在东海一隅,但他的心却时刻关怀着祖国西北的安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维护祖国统一、反对西夏入侵的强烈愿望.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对辽和西夏的威胁采取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王朝与辽签订 “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岁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之后,仁宗庆历四年(1044),与西夏也如法炮制,签订“和约”,每年给西夏“岁币”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这种妥协的结果,一方面只是短时期地缓和了边境上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以大国自居的北宋士大夫极大的心理挫折,认其为莫大耻辱.有志之士对此念念不忘.苏轼痛感辽和西夏对祖国安全所构成的威胁,于是,很自然地从射猎联想到要抗击入侵之敌,以保卫边地安全.词的爱国思想是明显而又强烈的.
题为“密州出猎”,所以全词紧紧围绕着“出猎”展开笔墨.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词人以“老夫”自居,其实这时候苏轼还不到四十岁,词人在仕途上遭受挫折之后,心理上已经产生一定的疲惫感.但是,词人毕竟处在盛年,自求外放也不是贬谪受罚,所以,豪迈之情随即发生,“少年”的豪壮与狂态不减,左牵黄犬,右擎苍鹰,千骑卷过平冈,到郊外“出猎”.太守的身后则是大队人马簇拥,倾城出动,盛况空前.足见苏轼在当地政绩之佳,深得民心.词人的“出猎”,既是为了一抒胸中豪情,又是为了报答百姓的厚爱.这一切出自词人的观察和想象,充分表明了词人政治上的自信心.这何尝不是曲折地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做辩解?下片写自己宏阔的胸襟、澎湃的激情、杀敌卫国的斗志.词人开怀畅饮,壮志凌云,以“鬓微霜,又何妨”否定了“老夫”之说,剩下来的只有“少年”的豪气.词人以汉文帝时的魏尚自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起用.据《史记•冯唐列传》载,云中(今山西西北一部与内蒙托克托县)太守魏尚杀敌有功,但多报了杀敌人数六名,因而获罪削职.冯唐对皇帝陈说魏尚有功可用,汉文帝刘恒便派冯唐持符节去云中赦魏尚罪,恢复了魏的职务.苏轼是因为反对新政而外放的,其境遇与魏尚有某些相似之处,故而以魏自比.他盼望朝廷能派冯唐这样的使臣持节密州,使自己重新得到重用,以便能为国效忠.届时可以“西北望,射天狼”,而不是用于游戏“出猎”.
这首词联想丰富而又切合实际.作者通过出猎联想到北方与西北的敌人,通过词人艺术想象,一次普通的出猎活动便变成一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武装演习.古人时常用“出猎”代替军事演习,苏轼的作为恐怕也包含了这一层意思,因此爱国的豪情随之产生.古代描写狩猎活动的诗歌为数不少,名作如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王维的《观猎》、韩愈的《雉带箭》等.这些作品主要是写射猎的场面,写射猎者武艺高强,射击的准确,观众的叹服等.苏轼此词却有所不同.这首词实中有虚,以实带虚,虚实相生.作者把“倾城随太守”的壮阔场面与保卫国家的战斗联系起来.他射击的目标不仅仅是眼前真实的猎物,同时,他还把目光瞄向千里之外的敌人——“天狼”.这里的“天狼”,不能只理解为地处西北的西夏,它同时还包括北方的辽.词中所表现出的爱国思想与豪放风格均产生于此.正是这首词的出现,才奠定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使豪放词和豪放词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这首词用典准确,用比巧妙,善于烘托,加上音节急骤,韵位较密.这一切都与射猎的场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词的豪迈奔放的气势,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值得注意的是,词中用了两个“射”字,既突出了“出猎”的特点,又深化了词的主题.上片射“虎”,下片射“狼”.两个“射”字,虚实兼到,重要的是通过“射”字,把千里之遥的“西北”,置于眼前的射程之内.
2.范仲淹(北宋)
辛弃疾(南宋)
3.《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
4.成语:
1.立志一定要达到目的
——
2.用尽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
——煞费苦心
3.不表明态度,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
4.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
5.向来享有才华和名望
——久负胜名
6.做事不果断,拿不定主意
——优柔寡断
7.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牵强附会
8.尖嘴巴,瘦面颊,形容相貌丑陋粗俗
——尖嘴猴腮
看了1.请从艺术形象或语言风格上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是有由()A.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B.冰川作用形成的C.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2020-06-19 …

形容异常之美用”——丽”,形容罕见之美用”——丽”,形容鲜明之美用”——丽”,形容明净之美用”——  2020-06-22 …

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长江三峡,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B.角  2020-07-10 …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搬运作用形  2020-07-10 …

①《春》中描写花味甜的句子是。②一年的打算要在春天考虑好,这个意思用一句成语来表达是。③轻柔温暖的  2020-07-24 …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由于物理科学的发展导致技术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的使用为标志,第二次工  2020-12-23 …

东非裂谷带被誉为“地球的疤痕”,其形成原因是()A.河流切割作用而形成B.岩层断裂作用而形成C.冰川  2020-12-27 …

读地表形态图,回答23~25题.23.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24.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2020-12-28 …

读图,回答17~18题.关于图中B处的正确叙述是()A.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B.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C.  2020-12-28 …

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②以电力的应用为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