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地震的认识①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
浅谈对地震的认识
①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 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 地震波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地下岩层断裂和错动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③ 地震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类。按震源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 70 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 千米)、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 300 千米)。全世界 95% 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 5-20 千米上下,如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只有 10 千米,而雅安芦山地震也仅有 13 千米,它们都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
④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等等。地震可引发多种次生灾害:崩塌、滑坡、 地裂缝、地面塌陷、沙土液化,沿海地区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等。
⑤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其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⑥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13 .从说明内容角度看,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请简述说明顺序。( 3 分)
14 .认真体会选文第 ① 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它这样写有何作用。( 2 分)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
15 . 选文第 ④ 段主要采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出它的作用。 ( 2 分)
16 . 利用选文的知识,请你对雅安芦山“ 4.20 ”地震的发生原因与危害作简要说明 。( 3 分)
为是么一次函数图象一定是直的呢一次函数图像可能是曲线吗 2020-04-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一定是直线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 2020-05-14 …
当我们说明一个类C实现一个接口I,下面说法()不正确A.接口I是类C一个超类型B.类C也实现了接口 2020-05-17 …
有发光的现象一定是物理变化吗 2020-05-20 …
如果不定期的出现重启现象肯定是主板的故障。 2020-05-3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个?看清楚,是“错误的”!理由或例子要说出来!a.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原点b.图象 2020-06-04 …
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C.温度低于 2020-07-12 …
高三了关于诗词鉴赏理解有问题菊花,松柏这样的意象一定是代表淡泊,长亭,柳树一定是送别吗?传统意象有没 2020-11-28 …
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常形成山地,所以山岭定是背斜B、向斜常形成谷地,所以凹 2020-12-27 …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