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话剧剧本《陈毅市长》片段,回答问题。一九四九年冬的一天深夜。化学家齐仰之的家。[在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启幕。][这是一

题目详情

阅读话剧剧本《陈毅市长》片段,回答问题。

  一九四九年冬的一天深夜。

  化学家齐仰之的家。

  [在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启幕。]

  [这是一间简陋破旧的卧室兼书房,地板残缺不全,残缺处都从地上冒出一丛一丛青草。屋角结着蜘蛛网。书桌上堆满书籍和化学仪器。一张单人床,卧具凌乱。 墙上贴着一些化学图表,还贴着一张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 室主人显然过的是深居简出的书斋生活,他与外部世界保持不多联系的主要手段则是搁在书箱上的那架电话机。]

  [电话铃声继续响着,但齐仰之充耳不闻,一边翻书,一边在做试验。电话铃声停止,齐仰之望着电话得胜似地笑了笑。可是过了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起来。齐仰之大皱眉头,拿起话筒。]

  齐仰之(极不耐烦地):谁?……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知道!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化合、分解、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好,你说吧!……不,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个化学家,我干吗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去!不去!……什么?陈市长亲自下的请帖?哪个陈市长?……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对,不认识!……不论谁,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对你算客气的了!要不是老朋友,我早就把电话挂了!……不不不,你别来,你来了也没有用!最近半年我要写书,谁来我也不接待!……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 不由分说地将电话挂上,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

(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

能否把齐仰之的话“谁?”改为“谁呀?”?为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

(2)

如果把“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改为“你知道我在工作吗?”或“我正在工作,你不知道吗?”表达效果有何变化?

答:________

(3)

“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化合、分解、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这句台词的潜台词是什么?这句台词在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点?对表情达意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

(4)

舞台说明中画线的内容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答:________

(5)

对齐仰之说的“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这句台词,分析有误的是

[  ]

A.

“绝缘”“溶解”这两个词的使用,突出了齐仰之作为化学家的职业身份和文化素养。

B.

这句话突出了齐仰之清高、固执,具有知识分子“酸性”的特征。

C.

这句话很形象地表现了齐仰之生搬硬套专业名词,处处要显示自己化学家的身份。

D.

这句话表明了齐仰之因对国民党腐败政府失望而从此不问世事,闭门研究学问的政治态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5.C;
解析:
(1) “谁?”独字成句,其急躁与不耐烦之意明显;“谁呀?”则多了一个语气词,语气显得舒缓,这不符合齐仰之此时的心态;因此从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不能把“谁?”改为“谁呀?”。 (2) 原句以否定句式表肯定,其反问语气比“你知道我在工作吗?”更强;改句“我正在工作,你不知道吗?”句中有停顿,感情色彩不如原句强烈,而且它强调的是“我正在工作”,而原句强调的则是“你不知道”,责备对方的味道很浓。 (3) 潜台词:这算什么朋友?是朋友还不知道工作对我的意义?是朋友就能干扰我的工作?这里用问句表达责备之意,既显不耐烦、不愿多说之意,又忍住许多过激无礼之语。用比喻更含蓄,显得盛怒之中不失节制和幽默,以免令人太难堪。 (4) 舞台说明中墙上的“化学图表”以及“字条”,从侧面反映了齐仰之独特的性格:专心治学,分外珍惜时间。
看了阅读话剧剧本《陈毅市长》片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