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D.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令作者十分痛心,他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几乎每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赏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项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果…就能…”,与原文进行比较,文中原句““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是说这种文化情怀不论何时都不会变,该选项假设关系不成立.
(2)A项从第二段中看出,这是作者所列举的某些人的观点,而非作者自己的观点.
(3)B项不符合原文第三段内容“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答案:
(1)C
(2)A
(3)B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曾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  2020-04-06 …

《狗的友谊》阅读答案1,这是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故事,你能说出产生讽刺效果的写作方法吗?2,寓言  2020-04-07 …

A市在B市的12km的位置,给B市发货的车以40km/时送货,以60km/时返回A市,往返1时10  2020-04-27 …

请问汉字中有这个字吗?左边是“女”字旁,右边是“奇”,“女奇”合起来,有这个字吗?我看到的一个朋友  2020-05-13 …

一、填植物一()春秋县()一现()熟蒂落()深蒂固二、有意思的友字1、亲戚朋友称()友2、能直言相  2020-05-16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成语可否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友谊.我的朋友在一次聊天的过成中,用来形容我们的友  2020-05-22 …

英语翻译我主要用途是用来查生词,因为翻字典的速度太消耗时间了.我想问一下用过过翻译笔的朋友,觉得翻  2020-05-23 …

(1)图是古代世界的一部著名法典,请说出它的名称。它是哪国的法典?(2)制订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2020-06-19 …

如图,将圆上所有的点的纵坐标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横坐标不变,所得的曲线是什么曲线?压缩为原来的呢(探  2020-06-25 …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  20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