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1652年清政府颂全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 ——1652年清政府颂全国学校“卧碑”序文 材料二: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备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 材料三: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确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三,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局限;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
| 教育内容:西学成为重要内容,仍保留经史之学和清朝典制;培养目标:主要不再是“忠臣清官”,而是从事实际事务的“通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没有完全革除封建因素。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 指导思想:强调教育学生“以忠孝为本”,以西学丰富其知识、增强其技能(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可)。
|
求20篇150字以上的小学读书报告!150字以上的小学读书报告!150字以上的小学读书报告!150 2020-05-20 …
关于《新安吏》的一些字的拼音怎么读?“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行”怎么读?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 2020-06-19 …
微观经济学问题粮食和猪肉是替代品吗?粮食的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什么影响?后面那句话是题目的问 2020-06-23 …
干粮的读音粮是轻声还是第四声打错了是轻声还是第二声最好有出处 2020-07-07 …
学校图书馆的数学读物册数占图书总数的百分之35,外语读物册数占图书总数的百分之25.已知数学读物和 2020-07-13 …
六年级数学题,急!粮仓共有粮食204吨.如果把第一仓的20%调入第二仓,这时第一仓的四分之三正好等 2020-07-18 …
数学题某粮库原有粮食240吨,上午运走44又5分之4,下午又运进18又4分之3吨,粮库里现在有粮食 2020-08-02 …
简单的语句理解青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曾在开学典礼上说过一句话:“学校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2020-11-16 …
语言运用(12分)小题1:清华大学原校长曾在开学典礼上说过一句话:“学校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 2020-11-16 …
中学生膳食营养 2021-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