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中‘因’和‘于’的所有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题目详情
文言文中‘因’和‘于’的所有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因”:
①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
②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③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④顺应.《察今》:“变法者~时而化.”
⑤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
⑥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
⑦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⑩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⑾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谗之.”
“于”: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看了文言文中‘因’和‘于’的所有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华为公司的交换设备上,不同类型的端口都可以配置缺省VLAN,端口类型的不同,缺省VLAN的含义也有  2020-05-31 …

指出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1.李白的作品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富有浪漫主义色  2020-06-14 …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义”的表现,鲁达拳打镇关西也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请分析  2020-06-21 …

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什么时候确立不是三大改造确立了集体所有制吗大跃进时期是大规模集体所有制改  2020-06-29 …

请教灵感对应牌阵的摆法逛了逛坛子,发现有不少人用灵感对应牌阵占卜两人关系,也想用一用,但找到两种不  2020-07-03 …

求一部电影,要求看了会让人对生活,对人生,对宇宙会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慨,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会有所思总  2020-12-03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  2020-12-08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不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受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B.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2021-01-04 …

做梦的含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做稀奇古怪的梦又是什么呢?还有反梦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2021-01-18 …

怎样做才能使三年级的孩子写出值得写的事,在写出自己经历事情的时候能找出事件的意义,能有所感悟我现在在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