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5分)福州州学经史阁记朱熹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比年以来
课 外文言文 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福州州学经 史 阁记 朱熹
福州之学 ,在 东 南 为 最盛,弟子 员 常 数 百人。比年以 来 , 教养 无法, 师 生相 视 ,漠然如路人。以故 风 俗日衰,士 气 不振, 长 老 忧 之。而不能有以救也。 绍 熙四年,今 教 授 临邛 常 君 滩孙 始至, 既 日 进诸 生,而告之以古昔 圣贤教学 之意。又 为 之 饬厨馔 ,葺 斋馆 ,以宁其居。然后 谨 其出入之防, 严 其 课试 之法,朝夕其 间 , 训诱 不倦。于是 学 者 竞 劝 ,始知常君之为 吾 师 。而常君之 视诸 生,亦 闵闵 焉,惟恐其不能自勉以 进 于 学 也。故 尝虑 其无 书 可 读 ,而 业将 病于不广, 则 又 为 之益置 书 史,合 旧为 若 干卷,度故御书阁 之后,更 为 重屋以藏之。而以 书来 , 请记 其事,且致其 诸 生之意,曰:“愿有以 教 之也。”
予惟古之学 者无他,明德新民,求各止于至善而已。夫其所明之德,所止之善, 岂 有待于外求哉? 识 其在我,而敬以存之,其亦可也。其所以必曰 读书 云者, 则 以天地 阴阳 事物之理,修身事 亲齐 家及 国 ,以至于平治天下之道 ,与凡圣贤 之言行,古今之得失, 礼乐 之名 数 ,下而至于食 货 之源流,兵刑之法制,是亦莫非吾之度 内。有不可得而精粗者,若非考诸载 籍之文,沉潜 参 伍,以求其故, 则 亦无以明夫明德体用之全,而止其至善精微之 极 也。
然自圣学 不 传 ,世之 为士者,不知学 之有本,而惟 书 之 读 , 则 其所以求于 书 ,不越乎 记诵训诂 文 词 之 间 ,以 钓声 名、 干 禄 利而已。是以天下之 书 愈多,而理愈昧。 学 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 词 章愈 丽 , 论议 愈高,而其德 业 事功之 实 ,愈无以 逮 乎古人。然非书 之罪也。 读 者不知 学 之有本,而无以 为 之地也。今 观 常 君之 为教 , 既开 之以古人 教学 之意,而后 为 之 储书 以博其 问 辨之趣,建 阁 以致其奉守之 严 , 则 亦庶乎本末之有序矣。予 虽 有言,又何以 加 于此哉。因序其事,而并书 以 遗 之,二三子其勉之哉! (本文选 自《才子的散文》,有 删 改)
9.对 下列的句子中加点 词 的解 释 , 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于是学 者 竞 劝 ,始知常君之为 吾 师 。 劝 : 劝 告, 劝说 。
B、而其德业 事功之 实 ,愈无以 逮 乎古人。 逮:逮捕、捕捉。
C、以钓声 名 、 干 禄 利而已。 干:追求,求取。
D、予虽 有言,又何以 加 于此哉。 加:追加,加倍。
10.以下四组选项 中 ,全都符合朱熹“学 之有本 ”的治学观 点的一 组 是( 3分)
①告之以古昔圣贤教学 之意 ②又 为 之 饬厨馔 ,葺 斋馆 ,以宁其居 ③明德新民,求各止于至善④记诵训诂 文 词 ⑤开 之以古人 教学 之意 ⑥储书 以博其 问 辨之趣,建 阁 以致其奉守之 严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
11.下面对 文章的分析和 概 括,不正确的一 项 是( 3分)
A、福州州学 的 学风 ,本是 东 南一 带 最 为浓 郁的。但近年 来 ,因 为教 育培 养 不得法,不知本末, 导 致 风 俗衰弱, 读书 人也无法振作,德高年 长 的人 对 此 忧 心忡忡。
B、朱熹�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1—5题。密州常山雩泉记苏轼常山①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 2020-07-0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史传文以记言和记事为主,其中《尚书》《战国策》以记言 2020-07-2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尤以山水游记著称,贬官永州其 2020-07-2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尤以山水游记著称,贬官永 2020-07-26 …
《永州八记》是一组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第几篇,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 2020-11-1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尤以山水游记著称,贬官永州其间 2020-11-12 …
《永州八记》、《人蜀记》《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宋代的和清朝乾隆年间的。前两种是山水游记 2020-11-12 …
《平山堂记》记载:“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 2020-11-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袁州州学记宋?李觏皇帝①;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 2020-11-22 …
《平山堂记》记载:“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