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题目详情
某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
(2)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通二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关闭止水夹,将导管口伸进水槽中烧瓶里.通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装置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该小组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④盛放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氧气;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故答案为:④中液面上方气体变为红棕色,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不变色.
看了某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你是“初中生上网是利是弊”辩论会的主持人,你估计正方和反方各自的观点与理由是什么?你又该如何作  2020-06-11 …

请问哦:议论文结尾怎么写我刚刚接触议论文,看百科上说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2020-06-13 …

形势与逻辑两道证明题,1.第四格三段论的结论如果是肯定的,那么结论不能是全称2.结论是称命题的有效  2020-06-16 …

关于芒硝的问题,高手请回答,谢谢1.如何在常温的情况下(除用冷水泡和放入冰箱中)加快密封的十水芒硝  2020-06-17 …

有八个教授参加学术会议后,互留通信地址,以保持联络.结论?有八个教授参加学术会议后,互留通信地址,以  2020-11-04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际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  2020-11-14 …

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在中国的经济制度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  2020-11-28 …

李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一具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历史学习注重论从史出,下  2020-12-13 …

急用~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运用一种论证方法,写一段有论点及支持论点的论据的话.从下列  2020-12-1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B.《理想的阶梯》采用的是总——分——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