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都江堰(节选)余秋雨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都 江 堰(节选) 余秋雨 一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三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我立即追想到了李冰。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覆辩论。 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 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四百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三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七十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小题1:文章第一部分一直用“它”来指代都江堰,直到这部分结束才标示出“它”的名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该部分反复提到“它”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文章第一部分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小题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2)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小题4: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4分)第一问: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引发思考。 第二问:突出了都江堰的形象,对都江堰起到了强调作用。 小题2:(6分)比喻(1)(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分别说明长城和都江堰文明的不同特点,前者僵硬,后者灵动。 比喻:(2)(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不觉只是它的后辈。)说明都江堰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质朴特点。 对比(将长城和都江堰进行对比)说明两者文明的不同,一是气势雄伟,逐渐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一是永续不断地提供清泉与粮食,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或:一者索取,一者奉献) 拟人:(1)、(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写出长城以老资格自居的形象和索取的特点。 拟人:(2)(它却卑处一隅)刻划都江堰低调、自谦的形象。 小题3:(6分)(1)李冰失败了。千年的政治站在另一边,李冰被派到边远的蜀地任郡守,并不受统治者喜欢,当时的统治者喜欢征战,喜欢严酷地压榨百姓。他胜利了。李冰有民主思想,他们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他的功勋与人品深受人民爱戴,他符合人民对好官的评判标准。因为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2)李冰的学问(成果),渗透着利民富国的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汽淋漓,永远滋润着中华大地。后辈那些受统治阶级喜欢的看似堂皇的大部头著作早已腐朽不堪,没有任何价值。 小题4:(6分)(此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同意。我更欣赏都江堰。中国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知名度高,具有一定的军事作用;而都江堰修建时间更久远,延伸距离长,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作用是表面的,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都江堰更有经济、水利、农业的实际功效。长城是索取,都江堰是奉献。秦始皇修长城的指令蛮吓、残忍,李冰修都江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2)不同意:我更欣赏长城。都江堰虽然有相当大的经济(农业、水利)价值,但长城雄壮、坚固,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民族坚强、坚定、坚不可摧的象征,其军事作用巨大,永久地成为我们抵御外侮的屏障,长城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能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 (3)长城和都江堰我都欣赏。(列数两者正面的作用,理由略) |
略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真武汤与实脾散的共同药物( )A、附子、干姜B、附子、甘草C、生姜、大枣D、干姜、生姜E、附子、白术 2020-06-07 …
小柴胡汤中药物组成有( )A.半夏、生姜B.黄连、干姜C.大枣、陈皮D.人参、枳实E.柴胡、黄连 2020-06-07 …
半夏泻心汤中药物组成有( )A.半夏、生姜B.黄连、干姜C.大枣、陈皮D.人参、枳实E.柴胡、黄连 2020-06-07 …
(2011•莱芜模拟)我们莱芜是生姜、大蒜的重要产地,其中生姜要存放于“姜井”中,如果一个存放生姜 2020-07-11 …
从下表中如何看出生姜与玉米套种时增产量明显增多?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 2020-07-11 …
生姜精油是传统的保健良方,调和在洗发露中,可去头风,止头痛,下面是培育生姜和提取生姜精油的示意图,请 2020-11-10 …
(2014•天津一模)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提高玉米产量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适宜条 2020-11-10 …
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NaHSO3溶液,作物年产量如下表.请回答.玉米种 2020-11-10 …
(mv个4•南宁三模)某实验室做下c下实验: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NlH 2020-11-13 …
吃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吃姜5大禁忌,多人不知,早知早好 2021-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