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童贤母传方孝孺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童贤母传
方孝孺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祖姑心德其所为,每私祝曰:“吾苦新妇无以报,愿汝有子有妇,咸若汝之孝敬。”
贤母有知能,遇女妹及族人亲戚皆有恩。祖姑及舅姑卒,相夫奉丧葬于内外,细粗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生四丈夫子。子长,各有才智,好学问,训以礼义忠厚,尤有母道。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作先祠,置祭器,以奉祖考。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数百里内,贷麦者利其息小,竞奔走焉,咸叹息以为童母恩己。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
②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③童贤母身上有哪些优良品德?
童贤母传
方孝孺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归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祖姑心德其所为,每私祝曰:“吾苦新妇无以报,愿汝有子有妇,咸若汝之孝敬。”
贤母有知能,遇女妹及族人亲戚皆有恩。祖姑及舅姑卒,相夫奉丧葬于内外,细粗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生四丈夫子。子长,各有才智,好学问,训以礼义忠厚,尤有母道。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作先祠,置祭器,以奉祖考。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曰:“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数百里内,贷麦者利其息小,竞奔走焉,咸叹息以为童母恩己。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祖姑心德其所为 | 德:感激 |
B.既而家浸盛 | 浸:逐渐 |
C.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 | 责:索要 |
D.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 病:弊病 |
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
②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③童贤母身上有哪些优良品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病:使…困顿,译为:请求颁布法令,严禁向劳苦贫病的老百姓多收取利息;
(2)断句要理解大意,度:估计,谈的宾语是“事”,“可解”是宾语补足语,所以“可解”后断开;“属”是嘱托,这里嘱托儿子干什么事,所以“解之”后断开;“或”是有人的意思,他的谓语“背负”,这里是主谓结构,所以“背负”后断开;“较”计较之意,主语是童贤母,所以“较”后断开;“至不义人戒莫近”是讲的是一类人不可亲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是讲的是一类事不可做,两者是相对的,所以在“近”“为”后断开;“揣料”是动词,宾语是“世事”,所以断开;“虽”是关联词,所之前断开;据此断为: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译为:考虑到事情可以排解,就嘱托儿子们帮助排解.后来有的人忘恩负义.童贤母也绝不与之计较.对于不义之人,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靠近;对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做.她揣料世事,非常明智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赶不上.
(3)①亲:父母;归:嫁;译为: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和气度,十三岁时嫁到童家;
②无效:不要效仿;率:表率;译为:你们不要效仿他人的做法,应该减去一斗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
(4)
①“贤母事之孝敬雍顺”“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这里表现童贤母孝敬长辈优良品德;
②“生四丈夫子.子长,各有才智,好学问,训以礼义忠厚,尤有母道”“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这里表现童贤母育子有方优良品德;
③“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这里表现童贤母为人和善优良品德;
答案:
(1)D(3分)(病:使…困顿)
(2)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每断对2处得1分,满分4分)
(3)①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和气度,十三岁时嫁到童家.(4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亲”“归”须翻译准确)
②你们不要效仿他人的做法,应该减去一斗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3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无效”“率”须翻译准确)
(4)孝敬长辈,育子有方,为人和善(仗义疏财)(各1分)
参考译文:
童贤母.姓罗,是宁海县一个叫童释卿的处士的妻子.罗家原先是县里的大户,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她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十三岁的时候嫁到了童家.当时童处士的祖母年龄已经很大了,并且父母也已很老了,童贤母非常孝顺恭敬地侍奉他们,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乎为媳之道.公公婆婆非常高兴,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给她来管理.童处士的祖母晚年有病.手脚麻痹不能活动,大小便有时弄脏了床席.童贤母就亲自抱着她或扶着她清洗.吃饭时,童贤母一定拿着汤匙或筷子亲自喂她,长久如此,从不懈怠,
童贤母聪明能干,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筹划得都有条有理.不久童家慢慢兴盛起来,等到童处士去世后,每个儿子长大了,娶妻生孙,全部听从童贤母的教诲.于是一家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不分家过日子.家庭之间,收入支出有规矩,长幼有序,对待别人有恩惠,对待宾客有礼节,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童贤母.
明朝洪武初年,宁海以及邻县闹饥荒.乡里有把麦子借给穷人的富人,每斗麦子要求归还二斗三升谷子.当时童贤母家里有几仓麦子,她召集几个儿子说:“受饥荒的人很多,而我们家里幸好有很多麦子,怎么能够忍心借这种时侯来获取加倍的利息呢?你们这些人不要效仿他人,应该减去一斗的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于是大儿子尊从母亲的意思,和各个兄弟去做这件事.同时告诉县里,请求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让百姓生活困顿的富人的做法.童贤母喜欢施舍帮助贫穷孤弱的人.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童贤母就送给他钱粮,不要求其偿还.同时还给他娶媳妇,帮助他建立家业,像这样的(得到帮助的)有二十多人.有来诉说饥饿的,童贤母就拿东西给他吃.遇到别人有困难,考虑到事情可以排解,就嘱托儿子们帮助排解.后来有的人忘恩负义.童贤母也绝不与之计较.对于不义之人,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靠近;对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做.她揣料世事,非常明智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赶不上.
(1)病:使…困顿,译为:请求颁布法令,严禁向劳苦贫病的老百姓多收取利息;
(2)断句要理解大意,度:估计,谈的宾语是“事”,“可解”是宾语补足语,所以“可解”后断开;“属”是嘱托,这里嘱托儿子干什么事,所以“解之”后断开;“或”是有人的意思,他的谓语“背负”,这里是主谓结构,所以“背负”后断开;“较”计较之意,主语是童贤母,所以“较”后断开;“至不义人戒莫近”是讲的是一类人不可亲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是讲的是一类事不可做,两者是相对的,所以在“近”“为”后断开;“揣料”是动词,宾语是“世事”,所以断开;“虽”是关联词,所之前断开;据此断为: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译为:考虑到事情可以排解,就嘱托儿子们帮助排解.后来有的人忘恩负义.童贤母也绝不与之计较.对于不义之人,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靠近;对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做.她揣料世事,非常明智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赶不上.
(3)①亲:父母;归:嫁;译为: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和气度,十三岁时嫁到童家;
②无效:不要效仿;率:表率;译为:你们不要效仿他人的做法,应该减去一斗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
(4)
①“贤母事之孝敬雍顺”“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这里表现童贤母孝敬长辈优良品德;
②“生四丈夫子.子长,各有才智,好学问,训以礼义忠厚,尤有母道”“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这里表现童贤母育子有方优良品德;
③“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若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这里表现童贤母为人和善优良品德;
答案:
(1)D(3分)(病:使…困顿)
(2)度其事可解∕属诸子为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弗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每断对2处得1分,满分4分)
(3)①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和气度,十三岁时嫁到童家.(4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亲”“归”须翻译准确)
②你们不要效仿他人的做法,应该减去一斗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3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无效”“率”须翻译准确)
(4)孝敬长辈,育子有方,为人和善(仗义疏财)(各1分)
参考译文:
童贤母.姓罗,是宁海县一个叫童释卿的处士的妻子.罗家原先是县里的大户,童贤母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她举止端庄,为人厚道.有见识,十三岁的时候嫁到了童家.当时童处士的祖母年龄已经很大了,并且父母也已很老了,童贤母非常孝顺恭敬地侍奉他们,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乎为媳之道.公公婆婆非常高兴,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给她来管理.童处士的祖母晚年有病.手脚麻痹不能活动,大小便有时弄脏了床席.童贤母就亲自抱着她或扶着她清洗.吃饭时,童贤母一定拿着汤匙或筷子亲自喂她,长久如此,从不懈怠,
童贤母聪明能干,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筹划得都有条有理.不久童家慢慢兴盛起来,等到童处士去世后,每个儿子长大了,娶妻生孙,全部听从童贤母的教诲.于是一家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不分家过日子.家庭之间,收入支出有规矩,长幼有序,对待别人有恩惠,对待宾客有礼节,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童贤母.
明朝洪武初年,宁海以及邻县闹饥荒.乡里有把麦子借给穷人的富人,每斗麦子要求归还二斗三升谷子.当时童贤母家里有几仓麦子,她召集几个儿子说:“受饥荒的人很多,而我们家里幸好有很多麦子,怎么能够忍心借这种时侯来获取加倍的利息呢?你们这些人不要效仿他人,应该减去一斗的利息,来作为乡里人的表率.”于是大儿子尊从母亲的意思,和各个兄弟去做这件事.同时告诉县里,请求禁止那些多取利息而让百姓生活困顿的富人的做法.童贤母喜欢施舍帮助贫穷孤弱的人.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童贤母就送给他钱粮,不要求其偿还.同时还给他娶媳妇,帮助他建立家业,像这样的(得到帮助的)有二十多人.有来诉说饥饿的,童贤母就拿东西给他吃.遇到别人有困难,考虑到事情可以排解,就嘱托儿子们帮助排解.后来有的人忘恩负义.童贤母也绝不与之计较.对于不义之人,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靠近;对于不合乎情理的事.童贤母告诫家人不要做.她揣料世事,非常明智有远见,即使是男子也赶不上.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浚传(节选)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 2020-05-16 …
求老师解答:公子为人,仁而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 2020-05-16 …
求老师解答:公子为人,仁而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 2020-06-15 …
一个水银温度计标的度数是38摄氏度,一位粗心的护士在为两位病人量体温时,忘记甩温度计甲实温是37摄 2020-06-17 …
我是五台金山刘氏后裔查《刘氏家谱》中《刘氏传牒记》记有“前后其异世欤祖宗实一脉也.故天子玉牒以志不 2020-06-23 …
请问下面两句文言文的意思?1、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 2020-06-23 …
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 2020-06-29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 2020-07-03 …
下边各组加粗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是[]A.无俟奸人构陷士无贤不肖B.从数骑出缇骑按剑而前C.及左公 202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