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史实、比较归纳、理解感悟等过程。根据下列要求,回答与民生相关的问题。☆鉴别史实①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
学习历史通常需要研读史料、鉴别史实、比较归纳、理解感悟等过程。根据下列要求,回答与民生相关的问题。
☆ 鉴别史实
①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②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提出“存百姓”的思想,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④北宋中期,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1)以上材料有2则与民生问题无关,请写出序号并分别说明理由。
☆ 办研读史料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决不是欧美所能及的。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当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行了这法之后,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一切财政问题,断不至难办。现今苛捐尽数端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在这段材料中,孙中山提出什么主张?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
☆ 比较归纳
(3)建国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措施 | 背景 | 范围 | 特点 | 共同作用 |
| 土地改革 | ② | ③ | 采用立法手段 | ⑤ |
| ① | 国家财经困难,投机商人囤积居奇,使物价暴涨,影响人民生活。 | 上海等城市 | ④ |
☆ 理解感悟
(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可得到哪些启示?
(1)序号:②④
理由: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是为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2)主张:核定地价(或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理由:避免贫富分化;可以解决土地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有利于民富国强。
(3)①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或稳定物价)。
②新解放区未进行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③全国新解放区的农村。
④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
⑤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4)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任何政权只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脂肪有多少克?一千克奶油比一千克核桃仁多含脂肪200g,6千克奶油和8千克核桃仁的含脂肪量相等.问 2020-05-15 …
生物小小题能发育成果实的部分是什么?我们吃的豆角和花生仁分别是由什么发育来的?问题有三问:1.能发 2020-05-17 …
“仁”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仁"和“孝”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体系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怎么样理解 2020-06-05 …
50千克花生仁可以榨油19千克.要榨200千克花生油需多少千克花生仁?(比例解) 2020-06-06 …
人与仁的区别是什么要我说啊.仁是由于只有2人以上时才会有仁的存在.人就是一个个体,不会产生仁的因素 2020-06-15 …
纯硝基苯是()A.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轻的液体B.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重的油状液体C.淡黄色有苦杏 2020-07-08 …
某小商店进了三种不同的果仁,所用的钱一样多.已知三种果仁的价钱分别是每斤7元、8元和9元,若将三种 2020-07-15 …
某小商店进了三种不同的果仁,所用的钱一样多.已知三种果仁的价钱分别是每斤7元、8元和9元,若将三种 2020-07-15 …
“仁”字出现于《尚书》,春秋时使用率较高并由孔子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他认为()①仁的基本含义为“爱 2020-07-29 …
求理解TAT关于孔子的仁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B基本含义是爱人C仁是有等级差别的 20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