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___
濯清涟而不妖___
不蔓不枝___
香远益清___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的思想感情。
(5)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___
濯清涟而不妖___
不蔓不枝___
香远益清___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的思想感情。
(5)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牵连(长出枝蔓);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益:更加.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鲜:少;予:我;同:与…一样.句子翻译为: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句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这道题难度很小.
(4)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一是注意句子的意思,“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而是注意句子的语气.这里作者有一种鄙弃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答案:
(1)多、洗涤、牵连(长出枝蔓)、更加
(2)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或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5)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牵连(长出枝蔓);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益:更加.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鲜:少;予:我;同:与…一样.句子翻译为: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句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这道题难度很小.
(4)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一是注意句子的意思,“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而是注意句子的语气.这里作者有一种鄙弃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答案:
(1)多、洗涤、牵连(长出枝蔓)、更加
(2)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作者用菊花、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或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5)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爱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半球(南、北)的陆地面积大.(2)与其他大陆不相 2020-04-23 …
水果店进了一批香焦,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香焦的80%后,由于气温下降,老板为了尽快销完,决定 2020-05-13 …
祖国大陆与香港互相合作中的各自优势祖国内地四点优势:香港两点: 2020-05-16 …
把词语补充完整花香()溢错()有()香()万里改反问句这个名子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把词语补充完整 2020-06-20 …
《丁香结》宗璞阅读题1.文章1-3段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丁香花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 2020-07-04 …
小屋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这句话完整不完整是不是病句怎么病? 2020-07-10 …
香港“占中运动”挑唆大陆与香港矛盾,破坏香港安定.但港商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自 2020-11-21 …
关于香港,错误的叙述是()A.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国土,历史上被英国割占B.居民中中国血统占绝大 2020-11-27 …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大陆为香港地区提供了()A.淡水B.信息C.技术D.资金 2020-12-01 …
“2010陆家嘴论坛”于6月25日晚举行先期会议--“浦江夜话”,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金融界人士在会议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