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选修模块3-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

题目详情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D.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大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能产生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是从n=4的能级向n=______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3)如图2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为2m的小明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木箱相对于冰面的速度为v,接着木箱与右侧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反弹后被小明接住,求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共同速度的大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正确,
B、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B正确.
C、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氢原子发光现象,但是不能解释所有原子的发光现象.故 C错误.
D、宏观物体粒子性明显,根据 λ=
h
p
知,速度大波长短.故D错误.
故选AB.
(2)根据C
  24
=6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能产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n=4和n=1间的能级差最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
(3)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推出木箱的过程:0=(m+2m)v 1 -mv
接住木箱的过程:mv+(m+2m)v 1 =(m+m+2m)v 2
解得共同速度: v 2 =
v
2

故答案为:(1)AB 
(2)6   1 
(3)
v
2
看了(选修模块3-5)(1)下列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渔民在叉鱼时,渔夫看到的鱼是像,(选填“实”、“虚”)这是发生了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  2020-05-17 …

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的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硫酸铜溶液呈现兰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  2020-05-28 …

在摄影时,为了改变拍摄像的色调,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若在镜头前装上蓝色滤色镜,则滤色镜只会让色光通过  2020-11-05 …

求解答过程: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  2020-11-20 …

在摄影时,为了改变拍摄像的色调,常在镜头加滤色镜,若在镜头前蓝滤色镜,会让色光通过;草原呈现绿色是因  2020-11-25 …

一、大卫带着他放羊的棍子和一个大弹弓,又在溪水中挑选了块光滑的鹅卵石。(缩句)二、我会模仿句一、大卫  2020-11-26 …

从玻璃板凸透镜凹透镜中选一个嵌入中发现光屏上呈现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选那个光学器件  2020-12-07 …

内蒙古草原上经常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了绿光(选填“吸收  2020-12-23 …

(选修模块3-5)(1)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除了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  2020-12-25 …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1)我们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