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以 博 财物耶——博:增加 B.禄 秩 优厚——秩:品级 C. 规 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 觉 自死——觉:败露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4.用斜线(/)断句: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惧 5.翻译: ①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B 3.D 4.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5.①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②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人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x-a)/(x-1) -3/x=1无解,则a=两边乘x(x-1)x(x-a)- 2020-05-15 …
命题p:x∈R,x^2+(a-1)x+1≥0成立命题q:存在x0∈R,ax0^2-2ax0-3>0 2020-06-12 …
一寺庙,有小和尚、老和尚若干.有一水缸,由小和尚提水入缸供老和尚取水饮用.小和尚用水桶从井中取水, 2020-06-22 …
操作系统:和尚打水问题某寺庙,有小和尚和老和尚若干,有一个水缸,由小和尚提水入缸供老和尚饮用.水缸 2020-06-30 …
一队卡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卡车装7吨货物,则尚余10吨货物装不完;若每辆卡车装8吨货物,则最后一辆 2020-07-01 …
对于等式sin(A+B)=sinA+sinB是否一定不成立?若可能成立,求出A,B应满足的条件,并说 2020-11-07 …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 2020-12-08 …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 2020-12-17 …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 2020-12-17 …
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合物BaCuSiO4,它由种元素组成,若其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