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醉花阴》,思考下列问题。(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达离愁的?(2)下阕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不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照例说诗人应该是快乐的,为什么流露
读《醉花阴》,思考下列问题。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达离愁的? (2)下阕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不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意,照例说诗人应该是快乐的,为什么流露出来的仍是愁闷?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千古传诵的佳句,试分析其艺术性。 |
(1)“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销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一人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到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且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2)作者本想以饮酒赏菊驱愁逐闷,不料反更触动了思夫的情弦。酒要夫妇对饮方有情趣,菊要两人共赏才有韵味,现在形单影只,只能自斟自酌;茕茕孑立,只有人菊相吊;虽有“暗香”,只好徒叹奈何。 (3)①比喻新巧“人比黄花瘦”是词人的独创,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人比黄花。秋风卷帘,相思的人儿倚门翘盼,其形容之娇弱、其神韵之妩媚,令人遐想,撩人情思。 ②形貌描写富有审美情趣。第一,意境美。此喻或从秦观“人与绿杨俱瘦”(《如梦令》)脱胎而来,但李词确有青蓝、冰水之妙。“重阳”“黄昏”“菊花”,已富诗情画意,这时风卷珠帘,人菊争瘦,“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刘熙载《诗概》),物我两融,情景交辉,意境极美。第二,含蓄美。不作“归来也”(《小重山》)的呼唤,没有“人憔悴”(《玉楼春》)的描写,而是就“地”取材,巧设妙喻,曲尽其情,曲写其形,“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司空图《诗品·含蓄》)。第三,造型美。一边是细瘦的花茎、黄色的花瓣,一边是瘦削的形体、憔悴的面容;一边有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韵,一边有高洁的情怀、坚贞的情操。特别是与陶渊明采过的东篱之菊互怜互望、互映互衬,更展示出诗人“人淡如菊”(《诗品·典雅》)的神采,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神形兼备的闺中思妇的素描。 ③三句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销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比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像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末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因此被称为“词眼”。 |
求证安徽地级市阜阳的阜字到底读fǔ阳,还是fù阳?一直以来,安徽卫视天气预报总是将阜阳的阜字读作f 2020-04-26 …
(一)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一诗,完成第7题。(8分)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 2020-05-13 …
男性患者,44岁,体检发现HBsAg阳性9年,ALT反复增高4年,近3周过劳后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 2020-06-07 …
我心中的阳光作文心中有阳光,世界就光明明媚的早晨,阳光裹狭着晨雾透过窗户悄无声息地落在房间里,教室 2020-06-08 …
文言文阅读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 2020-06-20 …
求《阳光是一种语言》赏析.《阳光是一种语言》阅读赏析,1.读完全文,请举例说明,阳光是一种怎样的语 2020-06-30 …
说明文阅读泾阳“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名茶”。茯砖茶产业是泾阳历史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据史料记 2020-07-23 …
阅读理解(共36分)(一)阅读欧阳修的《别滁》。(5分)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 2020-11-12 …
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完成1—4题。阳光,是一种语言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 2020-12-05 …
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回答问题。阳光,是一种语言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