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安石主张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强调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并不主张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正是这
题目详情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主张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强调通过发展经济来满足需求,并不主张一味减少开支或者要求人们节欲。正是这一观点使王安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人,也使他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对经济一窍不通,却自以为是,不肯接受王安石的理财之道。司马光对王安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观点根本弄不明白,他以为“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这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观点,一是认为财物完全是天地所生,忽视了人的劳动能够创造新的财富;二是认为财物是一个常数,不会增加,不懂得世间还有扩大再生产。因此,他认为所谓理财就是聚敛,就是搜刮民财。 王安石则主张“天下财富依天下之力而生”,是可以不断增加、不断发展的,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理财就是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为了强调开源、强调发展生产,王安石对盲目的节用表示反对,正是这一点使人们对他产生了误解。 司马光之辈既然不懂还有开源一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就只有节俭一法了。节俭当然是美德,也是解决财政困难的办法之一,然而如果只会节俭,一味强调节俭,就势必会减少必不可少的开支,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会造成更大的隐患。而且,过于抑制需求对发展生产也是不利的,现代经济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宋朝的前几位皇帝除真宗外,都是比较节俭的,然而单纯讲节俭却不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而且只有皇帝节俭,大臣、贵族都奢费无度,也是毫无意义的,仁宗朝的事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徐文明《十一世纪的王安石》 (1)依据材料分析王安石和司马光对理财之道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 (2)结合史实说明王安石变法中采取的“天下财富依天下而生”的措施及作用。(8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王安石主张发展农业生产,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发展,扩大百姓需求,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司马光认为通过增税和节俭的办法增加政府收入。(7分) (2)实行青苗法,提高政府的经济调控,抑制豪强的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募役法缓解了隐田逃税之现象,增加了赋税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均输法、市易法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8分) |
|
看了(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5分)人世的沧桑,命运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会将它揉碎了 2020-05-12 …
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局势动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乱花渐欲迷人眼,某校九 2020-05-13 …
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 2020-05-1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今天的清华学子回眸历史照壁的时候, 2020-07-04 …
人类欲望对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的欲望无时无刻不在,它也有好有坏, 2020-11-24 …
禅与文学浅说罗登廉禅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曾给多少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 2020-11-24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曾经使无数人心折。今天我们不 2020-11-26 …
2014年国际局势动荡,国际上许多媒体引发了诸多担心:2014会重演1914年的悲剧吗?为此某校九年 2020-12-14 …
合作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话题,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追寻的目标。某班历史课开展“合作与共赢”的主 2021-01-17 …
历史是现实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小历想探究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的过程,请你和他共同完成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