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个声源S1和S2,相距3m.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声源北方的B点,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人向正西慢慢移动,声音逐渐加强,到A点时,此人听到的声音很响,测得A
题目详情
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个声源S1和S2,相距3m.如图所示.一人站在声源北方的B点,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人向正西慢慢移动,声音逐渐加强,到A点时,此人听到的声音很响,测得A、B间距离为1.5m.则:①S1、S2声波的波长λ为多少?
②若此人由B点再向正南方向移动,声音逐渐变响,那么,此人沿正南方向至少走多远,声音又变得很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依题意,A在S1S2的中垂线上,S1A=S2A,此点为声波叠加振动加强处,走到B点几乎听不到声音,B点是声波叠加振动减弱处,则S1B-S2B=
由几何关系S1B=5 m,
解得:λ=2 m.
②设人沿BS2走到C点,振动又一次加强.
S1C-S2C=2 m,S2C2=(S2C+2)2-S1S22
得S2C=1.25 m,BC=BS2-S2C=(4-1.25)m=2.75 m.
答:①S1、S2声波的波长λ为2m;
②若此人由B点再向正南方向移动,声音逐渐变响,那么,此人沿正南方向至少走2.75m.
| λ |
| 2 |
由几何关系S1B=5 m,
解得:λ=2 m.
②设人沿BS2走到C点,振动又一次加强.
S1C-S2C=2 m,S2C2=(S2C+2)2-S1S22
得S2C=1.25 m,BC=BS2-S2C=(4-1.25)m=2.75 m.
答:①S1、S2声波的波长λ为2m;
②若此人由B点再向正南方向移动,声音逐渐变响,那么,此人沿正南方向至少走2.75m.
看了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8年纪.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一个物品从5f处逐渐移动到透镜1.5f处,在此过程中物体和它的像的距离 2020-04-26 …
有赏!某同学用了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将一枝花从离透镜30厘米处逐渐移向20某同学用了 2020-06-26 …
一根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移向凸透镜的焦点,关于其像的大小及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2020-07-02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从东汉后期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在什么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 2020-07-28 …
一道关于曲线的渐近线题?曲线y=x*ln(e+1/x)的渐进线方程是?书上只教过求曲线的渐进线,而 2020-07-30 …
3.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向着透镜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位于透镜一倍焦距的整个过程中(). 2020-07-31 …
C#窗口内一控件按长矩形对角线移动怎么保证横,纵坐标移动一致,不要一个变化,一个不变.就是移动方向 2020-08-01 …
作文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但渐渐地很多人就活成了盗版.”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出生 2020-11-03 …
观察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是()A.由华南地区开始,逐渐向北方地区移动B.由华北地区开始, 2020-12-29 …
天上的有色亮点有可能是什么?晚间看到一个移动的红色亮点,速度类似ISS,移动方向貌似不是直线.是什么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