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为()A、风力堆积B、溯源侵蚀C、只有流水堆积D、流水堆积和侧蚀

题目详情
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为(  )
A、风力堆积
B、溯源侵蚀
C、只有流水堆积
D、流水堆积和侧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溯源侵蚀是在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因为主流线迫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这种作用的结果,加宽了河床,使河道更弯曲.此图的河流弯曲程度高,弯道多,所以侧蚀作用明显.图的右侧河道变宽,所以应该是下游,所以图中有流水的沉积作用.

A、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图中是河流附近,以流水作用为主,故不符合题意;B、溯源侵蚀是在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和河口地段最为明显.图中的河段很明显不是河流的源头,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有流水的沉积作用,还有侧蚀作用,因为弯道较多,故不符合题意;D、侧蚀作用,是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侧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因为主流线迫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这种作用的结果,加宽了河床,使河道更弯曲.此图的河流弯曲程度高,弯道多,所以侧蚀作用明显.图的右侧河道变宽,所以应该是下游,所以图中有流水的沉积作用,故正确.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看了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为()A、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的溯及力是指( )A 法律是否追究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B 溯及既往C 不溯及既  2020-05-22 …

③附近区域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水平挤压、断层运动、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水平挤压、侵蚀  2020-06-19 …

有两堆水泥,甲堆有4.5吨,已知甲堆重量的三分之一和乙堆重量的四分之一相等,乙堆有水泥多少吨?求简  2020-06-25 …

有两堆水泥,甲堆有45吨,已知甲堆重量的三分之一和乙堆重量的四分之一相等,乙堆有水泥多少吨  2020-06-25 …

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  2020-07-05 …

某建筑工地有两堆水泥共900袋.如果从甲堆取出40袋放入乙袋,这时甲堆的水泥是乙堆的4倍,原来乙堆  2020-07-12 …

1.建筑工地有两堆水泥一共900袋.如果从甲堆中取出40袋放入乙袋,这时甲堆的水泥是乙堆的4倍,乙  2020-07-12 …

有两对质量不同的水果,如果从第一堆中取出7/1放入第二堆,第二队正好是第一堆的两倍,则原来第二堆的  2020-07-17 …

甲、乙两堆水泥,原来甲堆水泥的吨数是乙堆的5/7,如果从乙堆运6吨到甲堆,这时甲堆的水泥是乙堆的4  2020-07-25 …

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分子之间氢键的方向性导致冰中水分子的堆积方式不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