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
题目详情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而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使用.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中国汉语中“科学”一词含义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上的不同.
(3)综合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材料一“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而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使用.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中国汉语中“科学”一词含义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五四”前后,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上的不同.
(3)综合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可以得出从“科举之学”到“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19世纪末中国当时的形势可以得出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
(2)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批判;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3)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前,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以后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等特点.
故答案为:
(1)含义:从“科举之学”到“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
(2)不同:“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
“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批判;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3)特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19世纪末中国当时的形势可以得出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
(2)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批判;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3)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五四以前,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以后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等特点.
故答案为:
(1)含义:从“科举之学”到“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知识分子反思“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
(2)不同:“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
“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中国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进行猛烈批判;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3)特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五四”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看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GCT逻辑题小陈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为真?A.小陈懂英语但不 2020-03-30 …
拉丁美洲目前主要通行的语言是()A.西班牙语和英语B.英语和葡萄牙语C.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D.法语 2020-05-13 …
有关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B拉丁美洲最流行英语C德语是联有关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0-06-04 …
在南宁我这成绩:C+英语C+政史C+能进哪个好点的高中,而且不需要砸钱C+英语C+政史C+这成绩能 2020-06-29 …
总分C+英语C政史B我的成绩不交钱能进九中吗?本人南宁户口!如果九中不行.四中怎么样? 2020-11-04 …
本人考四中语文B,数学C英语C,体育B,能进四中吗? 2020-11-06 …
我国有一支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8~11题.船队经过B大洲北部时,看到当地 2020-11-08 …
英语作文“TherulesfortheEnglishlanguagelab”1.提前两分钟来语言实验 2020-12-13 …
英语作文“TherulesfortheEnglishlanguagelab”1.提前两分钟来语言实验 2020-12-13 …
英法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两国政体形成的方式不同,表现为[]A.法国是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