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既受制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受到思想理论探索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
(36分)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既受制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受到思想理论探索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4分)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4分)
在西欧北美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2)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12分)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3)简要分析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3分)上述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地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5分)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理论探索,对建立新中国有重要影响。
(4)依据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的史实,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政府”所进行的政治上的努力。(8分)
(1)不同:先秦时期,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君主没有绝对的专制权力。(2分)秦统一后,皇帝独揽全国的一切权力。(2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
意义:早期启蒙思想兴起,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2分)
(2) 17世纪和18世纪的政治演进:英国首创君主立宪制,(2分)美国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2分)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逐渐形成,政党政治开始出现。(2分)
19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展开和完成,(2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2分)
(3) 原因:中国受到西方列强冲击,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3分)
张荫桓的说法正确。(1分)
理由:郑观应认为君主掌握最高决策权。张荫桓认识到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由民选产生的议会手中。(4分)
(4)《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2分)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各民主党派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2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2分)
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是A.知先行后B.知行合一c.行先知后D.知行终始不相离E.知之不若行 2020-07-06 …
《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 2020-07-06 …
知行合一的诗句速度哇除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07-15 …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2020-07-15 …
多选: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 2020-07-23 …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A 2020-11-21 …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2020-11-27 …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近代人强调知行合一,现代人认为知识要活生活用.请根据下列提...古人说读 2020-11-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2020-12-28 …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A.知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