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始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

题目详情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始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活动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图一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二、图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变化: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播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 (3)原因: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展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4)影响: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看了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  2020-05-16 …

类似于宋体这样的字体用英语怎么说宋体、仿宋、楷体、黑体、隶书、幼圆、方正舒体、方正姚体、华文宋体、  2020-07-01 …

红红有书83本,华华有书17本,红红给华华多少本书后,红红的书是华华的三倍?设红红给华华x本书一批  2020-07-17 …

一本科幻书,小华14天看完,小敏要比小华多2天看完,小华平均每天比小敏多看2页,设这本科幻书一共有  2020-07-21 …

一本技术书,小华14天看完,小敏要比小华多2天看完,小华每天比小敏多看2页,问: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  2020-07-21 …

小华和小霞一起去书城购书,小华的钱数是小霞1.5倍,小华如果给小霞10.5元,她们两个的钱数就一小  2020-07-22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要求  2020-11-01 …

根据课文:4.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①善择,就是读书要善于选择。②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  2020-11-08 …

华东师范大学MTI英语翻译硕士需要什么书目?有经验的请回答……如题,华东师大英语翻译硕士需要什么书目  2020-12-29 …

小华和小冬共有80本书,小华给小冬6本书,小冬又自己买回2本书,这时小冬比小华多4本书,问两人原来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