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材料解析题。材料一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
21.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 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并归纳这四个历 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 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说明其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3) 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 目的上有何异同?
(4) 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出 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21. (1) 经历了向西方学技术(器物) 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或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共同作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守旧思想观念,
促进了思想解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作用即可)
(2)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天皇统治,
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或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向欧美学习,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化人 才,提高国民素质。(答出上述任意两点)
(3) 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挽救'危机。不同点:中国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日本是全面学习西方,变革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4) 日本全面变革,举国一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或日本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先进事物,并不 断创新等。中国是渐进变革,加之守旧势力的阻挠; 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等。
根据译义,写出成语:1.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2.周密的计划,深远的计算3.像老虎那样凶狠的注视着 2020-05-24 …
假如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7.8,那么差A,增加7.8B,不变C,增加15.6 2020-06-06 …
解决台湾问题,党和政府的立场是()A.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B.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 2020-06-18 …
问个趣味题,爱好数学的请进~第一步:写下数字1,2,3,4,5,6,7,8,9,10,11.一直到 2020-06-18 …
一个纸片倒过来,0、1、8三个数字转180°后不变,6变成9,9变成6,其他数字转180°没意义. 2020-06-30 …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某肽链由7种不同的氨基酸构成,若只改变其中3种氨基酸 2020-07-09 …
一个哨所,共16人,是正方形,每边都是7人,如图:31311313现在增加8人,每边7人不变,怎么 2020-07-12 …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 2020-12-10 …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相当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 2020-12-10 …
“没有永久不变的敌人,也没有永久不变的朋友,永久不变的只是我们的国家利益。”这段话表明国际关系的变化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