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欧美强国的经济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
近代以来欧美强国的经济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伦敦,1600年人口20万,1750年,人口67.5万(占全国人口的11%)。人口的增长,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发展,伦敦定期货运服务在16世纪2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伦敦还是全国的水陆交通枢纽,伦敦全国干线公路枢纽地位形成于1730—1750年间,伦敦还是全国的信贷网中心。当18世纪90年代拿破仑侵占阿姆斯特丹后(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伦敦开始取代它的位置,发展为世界货币市场中心。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27年7月,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长岛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试图稳定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主动调低利率,引导资金回流英国,维持英镑汇率稳定;增加美国产品出口,用低利率促进纽约金融中心地位的提高。 ——节选自《大庆晚报》2009年4月25日
材料三 美国和西欧各国存在着许多共性,如共同的历史、文化、政治价值观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这是它们之间建立联盟的可能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政治或经济利益上的一致。……只是在大战以后,西欧与美国都面临着一个它们认为的“共同的劲敌”——苏联!这才使它们“求同存异”结成联盟。
——《欧洲在美国心目中地位的变化》
材料四 公约的初衷并不在于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在它所代表的是什么……表明了战后欧洲(和美国)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一种分享信息并在国防、安全、贸易和货币制度及其他许多领域里合作的意愿。——《战后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伦敦经济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因素。(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成美欧合作的因素。材料四中的“一种分享信息并在国防、安全、贸易和货币制度及其他许多领域里合作的意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何典型表现?(6分)
(1)变化: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货币市场的中心。(2分)
原因:交通发达,以伦敦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发展,信贷业发达;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英、法、荷相互争夺,荷兰败北,使阿姆斯特丹金融地位下降。(3分)
(2)特点: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崩溃。(2分)
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超过英国,世界贸易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一定的创伤。(4分)
(3)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共性;共同的利益需求;对抗苏联的需要。(3分)
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安全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融合作;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关贸总协定的贸易合作;联合国的政治合作。(3分,三点即可)
虽然C编译在给出逻辑运算值时,以“1”代表“真”,“0 ”代表“假”.但反过来在判断一个量是为“真 2020-05-13 …
1和0.999999999999.的关系1除以3等于1/30.99999999.除以3可以等于0. 2020-05-14 …
在我们接触的物质中,有些物质化学性质相似,因而在用途上有时可以相互代替,但有时又不能相互代替,这要 2020-05-15 …
(在线等)在直角坐标系中,以M(-1,0)为圆心的圆与直线x-√3y-3=0相切,在直角坐标系中, 2020-06-06 …
请问,太极的两个点是实相,代表极端的正反,其他部分是代表可以融合的正反.是说一切力量可以相互转换吗 2020-06-06 …
乙醇相对密度与含量的换算药用乙醇测含量是以相对密度来测的,相对密度小于0.8129就代表乙醇含量大 2020-07-18 …
已知圆C:x^2+y^2-6x-8y+21=0,点A(1,0),O是坐标原点若以A(1,0)为圆心的 2020-10-31 …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A.可以相互替代B.必须并列互不相干C.其研究对象相互交叉,教育心理 2020-11-16 …
一道八下数学题(代数)已知(|x|-4)^x+1=1,求整数x的值小红与小明交流如下:小红:因为a^ 2020-12-10 …
下面,我们来研究代数式x2+x+m的一些相关问题:(1)如果对于任意的x,代数式x2+x+m的值都是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