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 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两段材料皆据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 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两段材料皆据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可知,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1953--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1958年,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和材料二“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知,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有,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采取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国际因素: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1958年,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据材料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和材料二“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知,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有,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3)采取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国际因素: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把“6”旋转180度是“9”,把“9”旋转180度是“6”,那么把“96”旋转180度是多少?最好 2020-05-14 …
简单的内容翻译成英文.谢谢.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来韩国已经9年了,这9年里很努简单的内容 2020-06-23 …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ABE经过旋转后得到△ADF.(1)旋转中心是点;(2 2020-07-01 …
△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ABD经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020-07-27 …
恭喜你,答对了.5、藏地转经筒是按哪个方向转动的?E1:顺时针E2:逆时针 2020-10-31 …
语文9下学业质量选择题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 2020-11-04 …
下面是希望小学上学期入学及转入,转出人数的情况:一年级:入学267人。二年级:转入9人,转出11人。 2020-11-14 …
英语翻译1、南京为多云2、微风转东风3、雨夹雪4、雾转多云5、雾转晴6、西南风3-4级转南风4-5级 2020-12-14 …
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必须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 2020-12-24 …
(9分)“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