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阅读《时间去哪儿了》,完成下列各题。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
题目详情
(三)阅读《时间去哪儿了》,完成下列各题。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___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1.文章第①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⑥⑦小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⑦小节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⑥小节加点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选文第⑤段的画线句,比较两者在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链接材料】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选自《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___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B,有删改)1.文章第①小节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仔细阅读文章第⑥⑦小节,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⑦小节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⑥小节加点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选文第⑤段的画线句,比较两者在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链接材料】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选自《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作用.说明文的首段常有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的作用.本文用歌词作为开头,引出本文说明内容:时间都去哪了,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
看了(三)阅读《时间去哪儿了》,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微软成立100周年是什么时间啊?RT,是什么时候啊?我说的是美国微软公司成立100周年是什么时间啊 2020-05-13 …
高中英语单词怎么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得很多,效率很高,最主要的是汉语意思怎么记啊?今年高一新课改 2020-05-13 …
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那么这个数可以表示为60n-3,而且-3也满足条件.请问 2020-06-14 …
成长需要时间作文怎么凑字数啊?我只有3百多个字,要500以上.成长需要时间放下在电脑键盘上欢快地翻 2020-06-27 …
天上一天地下多少年分析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那相当于人间5万年吗那他是压在凡间的500年50 2020-07-13 …
通过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了和平往来()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岳飞抗金D. 2020-07-28 …
帮我翻译一下啊,多谢多谢!帮我用英语翻译一下下面的句子吧:生死只在一念间,爱恨只在一瞬间,身高不是距 2020-11-02 …
2011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是不是病句啊?读不通啊“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担往日无人的 2020-11-03 …
好多年没有长时间这么冷,我觉得好难受,我也体会到在外省的同胞有多么的冷了.有人知大年初一广东天气是怎 2020-11-22 …
瞬间好评,帮忙啊①去年年底美国大使馆公布PM2.5的数据引起了国人热议,一时间专业术语瞬间好评,帮忙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