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门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应上“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
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变黑,移向内焰,铜丝变红.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2C2H5 2020-05-04 …
人的胰静脉血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A.氧气B.K+C.胰蛋白酶D.胰岛素 2020-05-13 …
“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一丝不苟”中的“丝”的本意是().A.计量单位\x05\x05B 2020-06-03 …
仁者爱人,人爱之,下句是什么?此句在论语中,不知下句是什么? 2020-06-16 …
DNA结构中不含下列那种碱基A.鸟嘌呤(G)B.腺嘌呤(A)C.尿嘧啶(U)D.胞嘧啶(C) 2020-06-19 …
我国古代做衣服的主要原料是麻和丝.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麻的主要成分表示为(C6H120 2020-06-20 …
我国古代做衣服的主要原料是麻和丝.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麻的主要成分表示为(C6H12O 2020-06-20 …
下列加粗的词语中不是下列加粗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A、绝不饮食B、答其善意C、请指示王D、既 2020-06-21 …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 2020-06-27 …
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醇胺)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我国早 202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