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1.答案示例: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2.答案示例:
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最后一课》互感对方可怜,领悟可怜表达的不同感情(四个可怜的解释) 2020-06-03 …
哪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 2020-06-16 …
初一语文"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相”字怎么解释?出自杜甫的《孤雁》,原诗: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 2020-06-22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怎样理解“可怜白发生”一句中的“可怜”一词?1;怎样理解“可怜白发生”一 2020-11-02 …
《暮江吟》中“可怜”一词怎么解释? 2020-11-02 …
求一“改动”阅读答案2.我们也就知道了怎样怜惜菜农的心情,这具体体现在哪里?风筝仙女家居市区的边缘, 2020-11-13 …
根据《流亡者》短剧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流亡者(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头,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 2020-11-26 …
我心里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改成反问句 2020-12-21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 2020-12-27 …
求答案!一)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