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
(1)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
(2)太 守 归 而 宾 客 从 也。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醉翁之 不在酒___________ 
(2)杂然而前 者 ___________  
(3) 颓然 乎其间者 __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 其乐也 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而:A、朝 往(选文)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不知人之乐(选文)
其:B、醉能同 乐 (选文)
   亲旧知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选文)
之:C、名 者谁(选文)
   四时 景不同(选文)
于:D、太守与客来饮 此(选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生者(《鱼我所欲也》)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D、本文使用子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链接材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1)情趣  (2)摆放  (3)醉醺醺的样子   (4)以……为乐  
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为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4、B
5、C
6、都是与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受个人得失的影响。(意思接近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翻译原:盟所以明信也.宋之盟.向戍欲弭诸侯之兵也.诸侯望信.是以来服.不信、是自弃其所以服诸  2020-05-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  2020-05-16 …

“诸位”、“付诸东流”,两个“诸”的意思相同吗?  2020-06-02 …

默而识之的古文的意思一说:“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一  2020-06-17 …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  2020-06-18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  2020-06-28 …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也随  2020-06-30 …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日,非尔所及也!“  2020-07-28 …

三顾草庐的文言文刘备访问诸葛亮两次了,他又想去访问.但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带有讽刺,刘备就把张飞训斥了  2020-10-31 …

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B.无乃尔是过与/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