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以下两则短文回答下列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两则短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弓,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④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喜欢。②强:强有力,强弓。③石:重量单位,古制120斤指一石。④中阙:古代宫庙及墓门立双柱者称之为阙,中阙即双柱之中,一半的意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左右皆引试之
(3)(甲)文中邹忌用___的方法讽谏齐王,帮助齐国大治;(乙)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___
(4)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弓,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④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喜欢。②强:强有力,强弓。③石:重量单位,古制120斤指一石。④中阙:古代宫庙及墓门立双柱者称之为阙,中阙即双柱之中,一半的意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臣之妻 私臣 | ___ |
②期年之后 | ___ |
③宣王 好射 | ___ |
④非大王 孰能用是 | ___ |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左右皆引试之
(3)(甲)文中邹忌用___的方法讽谏齐王,帮助齐国大治;(乙)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___
(4)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句意为:我妻子偏爱我.私:偏爱.B.句意为:满一...
看了阅读以下两则短文回答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一项是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而燕 2020-05-13 …
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 2020-06-15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郷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3分)(2)大王信行臣之言, 2020-06-17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②秦王必喜而善见臣B.① 2020-06-21 …
英语翻译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愿臣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 2020-06-23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式。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比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后置等)求人可使报秦者 2020-06-27 …
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见臣列观(guān,建筑物 2020-07-13 …
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君何以知燕王②大王见臣列观③见犯乃死,重负国④果地震陇西⑤ 2020-07-29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见”,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C 2020-12-03 …
见字的意义和用法下例句子中‘见’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信义安所见乎B今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