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题目详情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探讨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对于当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不论贵贱,选贤任能.(2)材料二、三涉及到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
看了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适应农耕文化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素质C缓和汉族地主冲突D抵御北  2020-06-04 …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体质B.提高国民  2020-06-04 …

材料一: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较201  2020-11-04 …

近年来,T市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措施。该市按照高水平规划、  2020-11-06 …

高等数学有理数问题高数中Q={p/q|p∈Z,q∈N*且p与q互质}而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自然数  2020-11-21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占篇  2020-11-22 …

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民问政议政蔚然成风,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  2020-11-27 …

高三病句修改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  2020-12-01 …

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国民素质的高低,制约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  2020-12-01 …

(2006•民乐县)有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偶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  2020-12-22 …